小桥流水、沃野良田,描绘出梦里江南的巨幅影像;美丽乡村、绿色经济,孕育出业兴民富的美美与共;心向远方、乘风破浪,书写出“金平湖”的华美篇章……近年来,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平湖经济社会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根植于这片沃土上的浙江平湖工银村镇银行,于2009年12月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作为中国工商银行发起设立的首家村镇银行,多年来,该行坚持“惠农、惠小、惠民”服务宗旨,坚定“依托工行、稳健经营、支农支小”经营理念,充分发挥“小而精、精而专、专而特”的个性化经营优势,以“金融之笔”助力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1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为己任,全力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再升级’,努力将村镇银行建设成为平湖本土支持乡村振兴的银行、老百姓自己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村镇银行党委副书记岳一民说。截至目前,该行各项贷款余额达19.22亿元,涉农贷款合计17.02亿元,已成为金融服务“三农”的一支重要力量。
创新产品,“贷”动产业兴旺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作为一家地方金融机构,应该如何发力带动产业兴旺,从而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村镇银行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我们搞鱼虾养殖的,上半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了10月份才能有收入。像我们这样的规模,资金投入量更大,资金周转不过来的时候,真的是心急如焚。幸好有村镇银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快速给予我们50万元的信用贷款支持,真的太感谢了!”平湖市原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姚雪英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旧非常激动。
姚雪英提到的50万元信用贷款,是村镇银行立足本土、因地制宜,结合平湖当地的产业特色,创新推出的“农易贷”信贷产品。据了解,今年5月该行客户经理在开展“三服务”走访时得知客户姚雪英的养殖规模较大、经营年限较长,当时正值虾苗投放阶段,资金需求大且急。“农易贷”产品以农村不同经营层面的经营户和农户为对象,解决借款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其他非农业生产经营以及消费的融资需求,正好能为其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确定贷款意向后,该行客户经理开展了进一步的实地察看及调查,并在3天内为其成功发放贷款,解了其燃眉之急。目前,平湖市原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该行的支持下正稳步发展。
运用“农易贷”这一信贷产品支持农业企业发展,是村镇银行探索创新特色化、专业化、差异化经营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也是该行践行农村金融服务、解决农户融资困难、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行深入践行服务“三农”宗旨,不断下沉服务,深入农村市场,及时了解农业企业信贷需求,第一时间为农业企业想办法做方案,加快推动营销队伍“敢贷愿贷、能贷会贷”。与此同时,主动对接农业农村局等政府相关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和指导,实现与农业企业、农户的“无缝对接”,有效解决了农业企业“钱从哪里来”这道难题,从实处确保了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资金保障。不仅如此,该行还推出了农业大棚抵押贷款、“荣誉时贷”、“疫情助业贷”等一系列服务“三农”贷款,目前已累计为59户农户、种植养殖户等发放助农贷款5059.5万元,真正做到用真金白银“贷”动产业兴旺,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整村授信,“贷”动共同富裕
曹桥街道章桥村承包大户老黄获得信用贷款15万元,产业发展融资难题得到解决;曹桥街道章桥村村民老李成功贷款20万元,复垦搬迁不再是梦;林埭镇祥中村村民老徐获得10万元农户经营性贷款,企业经营恢复正常……整村授信,是村镇银行普惠金融利民和支持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起村镇银行紧密结合我市乡村振兴实际,选定曹桥街道章桥村、野马村以及林埭镇祥中村作为农村行政村试点营销,推行整村授信业务。据介绍,“整村授信”是村镇银行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践行普惠金融服务的一大新举措,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客户经理联系机制,以村委会为依托,通过进村、上门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授信,农户在需要资金时随时可以到该行贷款,帮助农户解决资金困难问题。截至目前,该行已对这3个行政村的1580户家庭完成走访工作,已向4户农户发放贷款,合计金额55万元。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扎实推进‘整村授信’工作,切实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村镇银行相关负责人说。
在整村授信工作全面推进的同时,村镇银行还在金融知识宣传和普及上下真功夫,通过送金融知识下乡、送金融知识进校园、送电影下乡、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宣传等方式,为群众呈上“金融盛宴”,努力让各大利好政策惠及更多的群众,其中不乏包括青年创业贷款以及“农易贷”“荣誉时贷”“创业无忧贷”“疫情助业贷”等产品,真正让广大农民群众体验到各项暖心金融服务。在此基础上,该行还结合普及金融知识宣传月、反诈宣传等时间节点,围绕“个人信息保护”“防范买卖银行卡”等防骗相关内容开展宣传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强群众自觉捂好“钱袋子”的安全防范意识。据统计,今年以来该行已累计举办各类金融宣传活动25次,发放宣传单近万张。
光伏发电,“贷”来绿水青山
“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近年来,我们扎实推进‘得利贷’项目的开展,坚持让利给农户,在解决农户融资难题的同时,也为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提供金融支持。”村镇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时间回到2016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浙江省百万家庭屋顶光伏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围绕美丽浙江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加快推进光伏发电应用走进千家万户、融入百姓生活。我市高度重视、积极部署,也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鼓励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若干补充意见》,对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光伏等清洁能源作出要求。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村镇银行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号召,支持地方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绿色信贷”这一主题,创新推出“得利贷”专项按揭贷款项目。据介绍,该产品是专门为企业或家庭用户购买光伏发电系统产品时提供低费用的金融服务方案,通过企业或居民家庭光伏电站的补贴收入、并网电费收益来进行还款,真正实现“零首付、零月供、低风险”。
“经我们测算,农户自建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贷款金额一般在2万元-5万元,最高不超过6万元,贷款期限10年,农户利用政府补贴收入及并网电费收益,在贷款周期内完全可以实现贷款本息的全覆盖。”村镇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目前该行在全市已累计发放光伏发电贷款1800多户。
村镇银行光伏“得利贷”成绩的背后,是该行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坚持不懈的努力付出。前不久,我市印发了《平湖市新一轮鼓励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该意见指出,根据平湖市创建省低碳试点县建设方案和嘉兴市整县(市、区)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要求,到“十四五”末,平湖市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00兆瓦以上,实际新增200兆瓦以上,年平均新增装机容量在40兆瓦以上。面对这样的目标愿景,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持续推进“得利贷”专项按揭贷款项目的实施,着力破解农户自建光伏电站的融资问题,为平湖新农村建设“贷”来绿水青山。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阶段,村镇银行将持续发挥地方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力度,充分用好用活自身金融服务优势,加快数字化转型,探索创新更多业务产品及服务模式,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全力建设“小而美”普惠银行,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
■记者 徐晓雯 通讯员 叶卫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