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金融力量,近年来平湖农商银行着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和服务覆盖面,在日渐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从而实现了高效发展。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笔者认为可继续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深入推进“支农支小”,促进全行可持续发展。
找准战略定位,制定发展规划。要想将自身打造成为一流的“普惠金融标杆银行”,找准方向是前提,立足本土、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是关键。对于普惠金融这张“大蓝图”,需要合理进行规划和分解,不断细分成切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小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制订具体措施,一步一个脚印将“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将员工进行分类和分组,并按人头进行任务分配,按照规划时间节点和任务目标,有序推进普惠金融落地生根;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精准营销”,将网格化营销运营到“三扫四进”中(扫街、扫村、扫户、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
找准服务对象,加强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农商银行应坚定地将农民和小微客户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以“扩户增面”为原则,重点从客户群体、贷款额度和放贷效率三方面下手,将服务重心下沉,深挖本土市场,不断维护老客户,拓展新客户。同时,要以“股权分红+善治积分”为契机,通过对信用村、信用户展开“全覆盖式”的调查,上门进行金融需求问询,主动将农商银行的存贷款、理财、电子银行和金融常识送到客户家门口、店门前。
找准创新突破,满足金融需求。农商银行要做深做实做细普惠金融,就必须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上寻找突破口,真正做到“产品跟着市场走,服务跟着客户走”。在产品创新上,不仅要做到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更要做到高效便捷,实现化繁为简,用最短的时间发挥最大的价值。比如:对于中小微企业要通过依靠政策、减费让利、授信额度、资金快速到位等方式,解决其难题并获得信任;对于老年群体要通过实惠的活动,吸引他们前来办理定期存款;对于外出务工的群体要通过电子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新媒体提供方便快捷的对接渠道,以微信群、微信朋友圈、抖音、微博等方式进行金融知识和存贷款产品的介绍与宣传,不断满足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服务创新上,要做到“三个一”,即一次性办结、一次性完成、一站式服务,真正打通农商银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通讯员 陆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