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谢付良
本报讯 昨天上午,笔者在平湖建丰农场泖河村粮食生产基地看到,成片成熟待割的晚稻倒伏在田里。“这片农田面积600多亩,种的全部是品种为苏香粳100的优质稻,本来今年的稻穗长得结实饱满,产量预期要比去年高,现在遭遇倒伏后,不但产量下降三成左右,就连收割也十分困难,后期大米品质也会下降,损失惨重。”建丰农场技术员陈洁说。
眼下正是晚稻成熟收割时节,但受前期台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市面积11000多亩的晚稻出现倒伏现象,损失较大,市农技专家正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好补救工作,保险部门也已介入,启动定损理赔。
“晚稻倒伏后,不但产量下降,而且收割机不容易收割,费用就高了。本来一亩地的收割费用是六七十元,倒伏后要提高到一百五六十元,而且大米的品质也会下降。总体来说,经济损失大约要30%。”陈洁说。正在田间调查灾情的新埭镇农业农村办农技专家、高级农艺师陈永全表示,造成今年晚稻较大面积成片倒伏,既有天气方面的原因,也有农民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陈永全说,这几年单季杂交稻螟虫发生越来越凶,部分种粮大户由于防治抓得不好,造成倒伏。另外,许多像苏香粳100等新品种优质稻,本来稻秆就软,抗倒性差,再加上晚稻灌浆后期,受台风“灿都”及两次大风的影响,致使晚稻出现了大面积倒伏的现象。
“杂交稻一个是因为高秆,再加上有一点二化螟;另一个就是优质米,就是苏香粳100,它的秆子就软,容易倒伏。其原因也有两个,一是九月份的‘灿都’影响;二是中期有两次大风,造成倒伏的面积很大,我们接下去将指导农户抓紧抢晴收割,防止后期下雨造成发芽等二次灾害。”陈永全说。
为减少农户损失,目前保险部门已介入,启动定损理赔。“全市共报案倒伏面积已有11000多亩,其中新埭镇面积1800多亩。目前,我们保险公司正在做好查勘和定损工作,为下一步理赔做好准备。”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平湖分公司农险专员王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