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数字农业”风生水起

■记 者 王茹彤

通讯员 倪 颖

【样本扫描】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农开区(广陈镇),是一家从事“农业+科技”的创新型农业企业,利用自主研发的高效水肥一体化沙培、水培、气雾培农业生产技术,打造标准化高品质生产体系“绿迹数字农业生态工厂”,进行农产品的优质、高效、绿色、环保生产,并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高质量路径】沙地里的豇豆、空中的紫背天葵、营养液膜里的快菜……与传统农业相比较,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不仅种植方式特殊,产值产量也能提升近一倍,而这巨大收益的背后,是该公司基地内特殊的种植方式和多样的科技装备相结合所产生的效果。

走进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结构分明的温室和路中央的无人机为基地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揭开这张数字农业的神秘面纱则要从一座北斗高分基站开始。“这个基站能测绘农场高精度地图,依靠它我们能对场地、设备和人员进行优化管理和智能调度。基站建成后我们引进了无人车,现在灌溉、水肥、环境、温控等流程不需要人工干预,依靠计算机就能完成。”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余魁说。

公司基地内的农业生产逐步向工业标准化靠拢,除了北斗高分基站的运用,早在2019年公司开始自主开发“农智云”平台,并于今年基本成形,该平台以作物的每一次种植任务为管理主线,并围绕其采集农资使用数据、农事任务信息、智慧农业设备控制监测信息、作物采收出库信息,并最终为每一批采收的作物生成区块链追溯码,实现作物的全过程追溯。“农智云”平台的运用使得基地管理更加精细化、数字化。“我们通过手机点一点就能够实现大棚温度控制,灌溉施肥等农事自动化管理,现在整个园区130亩地只需要一个管理员管理。”余魁说。

有了这些“高科技”的加持,农作物才能顺利在除了土壤以外的介质中生长。在水培、气雾培种植区内,一棵棵紫背天葵被均匀地种植在“空气中”。为何在空气中植物也能顺利生长?余魁为记者解答了疑惑,原来在种植紫背天葵的区域中,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液以雾气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种植空间,还能使植物根系水肥条件最佳,营养液也能实现循环利用,省水省肥。除了水培、气雾培,沙培也是一大亮点,沙漠里的沙子、海岸边的海沙等,都可以作为种植介质,除了减少病虫害,沙子本身也具有极大的升值空间。

这些“高科技”和“新技术”的运用,让农业种植得到了升级,与传统农业相比,同样大小的种植区域,数字化农业技术使植物生长周期更加短,增加了植物产量,为公司带来了更大的生产效益。“我们现在主要是做一些自己的生产以及农作物标准化技术的输出,希望未来可以让数字农业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余魁说。

【采访札记】如今,传统农业正朝着精准、智能与数字农业演变,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数字化农业技术上的大胆尝试,使数字农业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全新的业态、功能和技术,有力助推了我市智慧农业的发展,为我市农业种植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平湖·十个高质量发展样本⑤

(六)

2021-10-18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65804.html 1 3 “数字农业”风生水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