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浙农服”平台走出浙江,首家“金平湖鲜到家”乡村旗舰店正式开业,金平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显著提升……今年以来,市农合联(供销社)积极发挥“新仓经验”发源地优势,大力实施“金平湖”品牌战略,深化改革,加强联合合作,推动现代化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三位一体’改革15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持续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联农带农、改革创新、勇开新局,继续创新发展‘新仓经验’,着力构建现代化为农服务体系,努力实践共同富裕‘平湖样板’,续写为农服务新篇章。”市农合联(供销社)党委书记、主任戚红炳这样表示。
数字化改革持续深化
“浙农服”平台探索为农服务新路径
“平湖数字农合联的做法和特点总结得很清楚。”“该文总结阐释了浙江平湖‘新仓经验’的新内涵,对今后开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工作很有借鉴意义。”“数字化为农服务和合作经济能够使协同与共享做到极致,平湖市‘三位一体’数字化开创了新时代为农服务和合作经济发展的新境界,应加快在全省推广。”……
日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副主任韩立平,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邹天敬,以及浙江省供销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邵峰先后对我市首创数字农合联(现升级为“浙农服”),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数字产业化,在“新仓经验”基础上创新发展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改革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对我市农业农村数字产业化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记者了解到,“浙农服”平台是市农合联(供销社)认真践行全省数字化改革要求、创新服务模式的产物。该平台通过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技术,实现政府的政策供给、机构的服务供给、企业的技术供给、农户的产品供给和市民的消费供给精确的匹配与对接。目前,已完成了3次迭代(即2019年“金服在线”、2020年“数字农合联”、2021年“浙农服”),注册用户3.6万人,服务超73万次,成为“三位一体”改革全省唯一的数字化平台,全省首批最佳应用场景之一(S0,第七),在嘉兴、温州、湖州、衢州4个地级市、11个县级市全面推广。同时,已与四川茂县、吉林通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进迭代融合工作,对相关业务应上尽上。并将继续与相关单位加强沟通协同,实现跨层级跨单位数据共享、平台共通,融合更多业务上线,更好地服务农户、方便农户。同时,积极配合省供销社数字专班完善应用,加快‘浙农服’在‘浙里办’的上线工作。”市农合联(供销社)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平湖作为“新仓经验”的发源地,近年来以数字农合联建设和应用为抓手,不断深化“三位一体”改革,加快打造以数字化服务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为主要内容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生产服务、供销服务和信用服务的全面升级,加快数字农合联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深度构建。
“金平湖”品牌战略升级
创办首家“金平湖鲜到家”乡村旗舰店
“金平湖”品牌授权的西瓜、芦笋、南美白对虾、酱油、“阿奴”杜瓜子、传统月饼等优质农产品琳琅满目,来自新疆的“香妃海棠”苹果、四川的菌菇、吉林的五谷杂粮、金山的丁义兴、丽水的山茶油以及香菇、香肠等拳头产品大获追捧……日前,我市首家“金平湖鲜到家”乡村旗舰店在平湖农开区(广陈镇)明月山塘景区正式开业,吸引了来自上海金山区以及平湖当地的顾客前来抢购。
据介绍,该旗舰店作为“金平湖”品牌农产品线下综合体验店,是“金平湖”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流通服务向乡村延伸的第一站,占地面积达300平方米,店内设有“金平湖”品牌、山海协作、东西部协作、长三角一体化专区、田园五镇、农产品自产自销点、农开区产品等展区,产品丰富、品类齐全、价廉物美。同时,店内还专门开辟了农产品自产自销点,优先免费供应给周边低收入农户使用,从而进一步帮农促富,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我们持续培育推广‘金平湖’品牌,推动品牌兴社。首家品牌农产品乡村展示体验店的正式开业,也标志着‘金平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体化运营向乡村延伸和平湖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的进一步优化提升。”市农合联(供销社)有关负责人说。同时,乡村旗舰店也是城乡居民生活和乡村旅游业态的重要载体,接下来市农合联(供销社)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金平湖鲜到家”平台,将其打造成为服务城乡居民生活和乡村旅游休闲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除了高标准建设“金平湖”农产品展示销售平台外,市农合联(供销社)还积极举办系列展销对接活动:会同市农业农村局举办2021年金平湖展示展销活动,开辟“金平湖”品牌展,对“金平湖”优质农产品进行了统一展示展销;开通“山海快车”,通过全程冷链运输,将松阳当地优质农产品带来平湖,让平湖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松阳味道”;组织召开首届“金平湖”品牌授权主体产销对接会,平湖市农产品展销配送有限公司、浙江新创农合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与3家“金平湖”品牌授权主体签订了产销合作框架协议,达成了合作意向……
在此基础上,持续做好包装设计的统一工作,不断提升“金平湖”农产品品牌的辨识度和品位。今年上半年,完成了“金平湖”葡萄团体标准制定;继续与浙江工商大学开展第二轮农产品包装设计,涵盖老鼎丰、四季水产、大米、跑道鱼和葡萄五套包装设计;制作完成“金平湖”西瓜包装6000个,并会同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对新包装盒发放和使用采取统一备案登记、授权主体使用,严格把关、规范使用,目前所有包装盒已发放完毕。
全面打造为农服务圈
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富民兴社
近年来,市农合联(供销社)始终把搞好为农服务、繁荣农村经济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供销社的资源优势、网络优势,积极打造农作服务圈:总投资399万元,建设集稻米生产物联网基地、精准灌排物联网示范基地、稻米加工仓储中心物联网设施、数字孪生监测中心于一体的稻米产业智联网;投入102万元,推进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机械干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建设,提出分机型的水稻种子机械干燥配套技术1项,在生产上示范推广应用,示范推广技术及产品累计面积2万亩。同时,建立起统一招标、统一配供、统一价格、统一回收、统一处置的全市基本农药零差率集中配供和农药废弃包装物、废旧农膜统一回收处置等农资生态管理运作机制,全面护航生态农业。
与此同时,凭借平湖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上海,按照“一体化、数字化、国际化”建设总要求,全速推动长三角农博汇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概念性规划初稿和市场尽调。“项目一期新建区已完成征收签约,目前正在腾退,老市场列入今年征收计划并已开展相关前期工作。”市农合联(供销社)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同时,积极推动区域协作,促进山海农产品流通。以平湖-松阳合作共建山海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为起点和主平台,整合浙西南各地优质农产品向东南沿海输出,精选东南沿海的优质大米、特色鲜活海产品向浙西南流动,预计今年销售额5500万元。此外,推进镇社合作,加快金平湖智慧流通物联中心建设。该项目在林埭镇新征用地6亩,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总投资3500万元,通过5G、人工智能、北斗、AR等新技术的综合运用,建设集品控、智能分拣、包装、配送、销售、体验于一体的金平湖农产品智慧流通物联中心,大大提升了我市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填补了系统智慧物联中心的空白。
除此之外,为进一步解决农民群众在生产服务、供销服务、信用服务方面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市农合联(供销社)全面打造起金融信用圈。成立了全省供销系统首批农村资金互助社,累计放贷2.8268亿元;拓展信用担保体系,成为全省首批省级农信担保授权担保代理点,累计提供担保2907万元;全省首创担保型农村资金互助会,累计放贷7128万元;与农商银行、相关保险公司等多次洽谈,合作开发“金准贷”“新农贷”“惠农贷”“农易贷”等新产品。
■记者 徐晓雯 通讯员 孙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