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乡村治理 全国典型
平湖模式:敢于探索、敢于尝试,一直是平湖人的精神。而正是凭借着这样的一种精神,2018年,我市在当湖街道通界村试点推行“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收益分配模式,采用积分制推动乡村善治,有效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加快从“事”到“制”和“治”的转变,以“小积分”撬动社会“大治理”,让百姓的话语权更多了,邻里间的纠纷更少了,城乡环境更美了,乡村振兴底气更足了。
走对农村基层治理的“好路子”,靠一张“好方子”。从2012年起,我市105个集体经济组织就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革工作,并陆续有一些村按照股份数对股东进行分红。在此基础上,我市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按股份分红为主、按积分激励为辅的收益分配模式,年末净收益为负的村社区不得实行按股份分红,让村民收益从“一个红包”变成“改革红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推行多年,强村富村定期进行股金分红也不再是新鲜事。但是,通常的分红模式仅以各股东户的股权基数为标准,分多分少全由底册说了算,与村民日常表现并不相关。2018年以来,我们村由党员带头,将每户股东户的股权分红与农村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相结合,通过奖惩挂钩的形式进一步激励村民自治,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时任通界村党总支书记的毛建明说,“善治积分以户为单位,基本分100分,设置加减分项目,其中加分项目一般包括各级荣誉类,如文明家庭、优美庭院等,减分项目一般指违反法律法规类,如涉黑涉恶、参与黄赌毒、违规信访等情形。对环境卫生中存有减分情况的农户发放整改告知书,责定两周内完成整改可免除减分,并开通质询渠道,所有情况公开公示。”
“100分只是基础分,想获取更多的积分就需要参与村里的各项志愿服务。我去年总共拿到积分246分,另外的146分,都是我积极参与集镇交通劝导、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等志愿者服务得来的,有了这些积分,我的干劲也更足了。”当湖街道通界村高分股东户胡永良说。“小积分”蕴含“大能量”,大大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让乡村治理从“村里事”变成了“家家事”。截至目前,全市88个村(社区)实施“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收益分配模式,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农户乡村治理参与率100%,推动解决各类矛盾问题7800多个。“小积分”也就这样撬动了“大治理”,有效推动村域善治、“三治融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凭借取得的良好效果,“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收益分配模式入选2020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8个在乡村治理中运用积分制的典型案例,也是浙江唯一入选的案例。
伴随全省数字化改革浪潮,我市“揭榜挂帅”敢为先,将这种乡村治理模式数字化,优化积分菜单激励农民自治,拓展积分运用增加农民收入,开展数字化管理赋能乡村善治,搭建全市善治积分数字化管理平台,创新开发“善治宝”微信小程序,推动善治积分数字化管理及运用,在按股份分红叠加善治积分激励的基础上,联合平湖农商银行在沈家弄村、通界村创新试点“善治贷”,根据农户综合评定、善治积分换算授信额度,并根据善治积分得分情况实行差异化的利率优惠政策,村民积分越多,得到银行授信额度越高,获得的利率优惠越多,让积分不再停留于一个个数字,而是真正“照进了现实”。截至2020年年末,共为6万余户积分靠前农户授信99.23亿元,实际用信1.9万户,户均8.9万元。
小积分也助推大文明、大发展。“股份分红+善治积分”乡村治理新模式不仅带动我市村民共同致富,更是形成了“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氛围,解决了部分发展难题,提升了村庄“颜值”和村民文明素养,赋能了乡村振兴的星辰大海。
经验启示:“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收益分配模式,实现股金分配模式由“单一性”到“多样性”,依法保障农民的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在传统的按股份分红基础上,创新按股份分红为主、积分激励为辅的分配模式,不仅让村民拿到了股份分红的收益,更享受到了善治积分带来的激励,实现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到“家家事”。实现乡风文明由“事上改”到“心上改”,通过公开公示、总结表彰等形式,促使村民不断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让乡风文明成为一种行动自觉。
■记 者 何金妹
通讯员 钱晓红
平湖·十项改革创新经验⑥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