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科技局坚决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工作重要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切实将科技工作与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相结合,注重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充分发挥了科技对加快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
去年全年,我市农业总产值24.11亿元,同比增长4.9%;农业增加值15.93亿元,同比增长4.9%。全年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3.64亿元,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新建省级“星创天地”1家,平湖数字农业科技园区成功列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名单。
推进“星创天地”平台建设
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
“特别感谢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也特别感谢市科技局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星创天地’的成功创建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我们会继续努力壮大葡萄产业,带动周边农户持续增收致富。”日前,嘉兴市科技局公布了2021年嘉兴市“星创天地”备案名单,我市凯宇鲜菜等4家“星创天地”榜上有名,列嘉兴各县(市、区)第一。双龙葡萄星创天地就是其中之一。
据介绍,仅去年一年,双龙葡萄园艺有限公司(双龙葡萄星创天地)的葡萄产量就达到了300吨,葡萄产业收入达500余万元,带动周边 25户农户户均收入达20万元,实现了强村富民的同步提升。同时,还积极组织农户学习葡萄种植技术、葡萄酒酿造与品鉴、葡萄栽培技术等专业知识,进一步促进了葡萄产业稳步增收。今年,预计产量将达到400吨,产值将达700万元。
“星创天地”是培育发展农业农村众创空间,聚集创新资源和创业要素,促进农业创新创业的低成本化、便利化和信息化,以星火燎原之势推动农业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乡村振兴的综合性创业创新重要平台。一直以来,市科技局积极做好“星创天地”建设工作,通过搭建创业平台带动人员就业,激发了更强的农业科技创新活力,培育了一批有技术、会创业、能销售的专业人才。值得一提的是,该局每年面向不同方向推进“星创天地”建设,成为嘉兴五县(市)两区拥有种类最多、范围最广“星创天地”的地区。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已有“星创天地”1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嘉兴市级8家。
“‘星创天地’的创建,为广大农业科技人才、各院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外来务工人员等创新创业主体提供了集科技示范、创业孵化、创新服务等为一体的新型平台,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市科技局科创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接下来市科技局将持续推进“星创天地”等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为平湖农业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的科技支撑。
依托重点平台谋发展
实现数字农业产业新提升
收获的季节,田埂间忙碌的身影在太阳照射下闪闪发光,一个个机器人正运输着刚采摘下的新鲜农产品;农产品种植基地内,一部手机一个APP,就能全面掌控大棚内温度、光照,施肥机自动为每种农作物调配的水量、农药以及氮、磷、钾等含量实时情况……这样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已经在平湖数字农业科技园区成功实现。去年11月,省科技厅公示了《2021年度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拟创建名单》,全省共有11个农业科技园区被列入该名单,我市的平湖数字农业科技园区排名第一。
据了解,平湖数字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地为广陈镇(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面积47745亩,农村人员数35690人。园区现建立合作创新平台6个,其中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高层次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开发平台4个;拥有自主研发平台载体17家,其中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农业研发中心6家、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8家、国家级“星创天地”和省级“众创空间”各1家,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8%。
据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园区共计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农业增加值增速达到5.1%,建成农业“四新经济”创业园6万平方米连栋温室大棚、平湖优质(精品)水果及智慧农业示范基地5万平方米连栋温室大棚,成功签约荷兰福纳瑞园艺中国种源研发中心、长三角草莓种源研发中心、星光农业(平湖)高品质粮食生态智能全产业链等项目8个,总投资13.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新发展,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也为周边农户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数字化是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继续以平湖数字农业科技园区这一重点平台为依托,遵循“一心两区三园四集群”核心规划,全面推进园区功能分区规划,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在粮油、果蔬、水果三大主导产业上实现“智能装备提标、数字信息提速、生物种源提质、三产融合提效”四大数字农业产业提升,为传统农业数字赋能,着力打造农开区数字化绿色发展先行区样板。
全面深化科技特派员工作
助力现代农业新发展
台风“烟花”“灿都”之后,我市出现了大范围持续降雨的情况,全市农业企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受灾情况。市科技局第一时间联合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派出科技特派员下沉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农作物苗情、灾情及病虫害情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及时为受灾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全力推动灾后农业生产恢复。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把科技特派员工作作为服务‘三农’、科技富农的有力抓手,围绕全市特色产业,创新工作措施,积极鼓励引导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带领农民共同致富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市科技局高新技术和产业科相关负责人说。据了解,我市从2005年11月起启动科技特派员工作,为农民提供最急需的科技服务。截至目前,我市已选派12批来自各部门和相关院校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奔赴各镇街道和企业开展科技指导工作,选派范围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
为更好地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保障科技特派员工作顺利进行,16年来,市科技局领导组认真负责对全市科技特派员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政策制定等重要事宜。每一届的领导组都严格按照目标责任制和相关规章制度,不定期到项目对接单位对特派员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把平时检查结果作为年终考核成绩的重要依据。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对科技特派员队伍的领导和管理。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市科技局统筹科技资源,全面支持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全力打通农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领全市科技特派员开展政策宣传、技术培训65场,受训人员3255名,发放各类资料2130余份;撰写数字乡村发展调研报告、调研课题22个,扶持申报2020年平湖市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8个,带动农业项目投资990万元,培育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获得各类财政补助480.16万元;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23个,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新产品14项;培育生产示范基地5个;积极为企业和主体争取金融信贷支持,首批“三权”“五权”抵押贷款累计为农业主体发放2440万元;新增省级“星创天地”1家、嘉兴市级“星创天地”3家。
■记者 徐晓雯 通讯员 金哲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