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何金妹
通讯员 谢付良
本报讯 近日,位于新埭镇的建丰农场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建设胚芽米数字化产、存、销项目,项目总投资1980万元,占地面积3亩,建设面积700平方米500吨成品米恒温仓库1个,配备300吨和500吨金属筒仓各4个,建设日加工能力为10吨的胚芽米加工流水线一条。基建投入1130万元,设备投入850万元。
“这个项目不仅是我市数字化改革的成果,而且是采用‘公司+大户+农户’的经营方式,从根本上实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营养价值,发挥农产品的高附加值。”建丰农场农场主黄建峰说,项目建成后,预计粮食存储产能增加3700吨,服务农户增加面积7000余亩,全年饱和产销情况下可实现销售额3000万元,实现利润600万元,实现农户每亩可增收200元。
在平湖,和黄建峰一样,正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的“种植大户”还有很多。为深入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的“双强行动”,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我市持续深化省级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示范县建设,以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为主阵地,重点加强水稻种植、植保、施肥、烘干等薄弱环节机械化升级,引导购置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播种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无人植保飞机、撒肥机、烘干机等先进适用机械装备,提升粮食生产效率。
大力开展合作共建,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积极承担为农户提供水稻、大小麦无人机飞防作业的播种、施肥、喷药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试点县项目。2020年开展社会化服务267个,服务小农户9588家,服务小农户营业收入502.2万元,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708943亩次。就在不久前,平湖市农心粮油专业合作社、顺天粮油专业合作社获嘉兴市2021年“十大优秀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同时数字赋能,加快农机智慧化升级,积极推进“互联网+”农机装备、“互联网+”社会化服务、“互联网+”管理服务等应用,建成平湖市农机社会化服务智慧管理中心,通过在拖拉机、插秧机、植保机、收割机等粮食生产机械上安装农机北斗管家,整合农机购置补贴、农机监理等平台数据,实现农机数据采集、烘干机安全监测、农机化生产管理、农机合作社管理、农机质量监管、农机补贴查询分析、农机监理查询分析、农机物联网监控管理、农机化社会服务等数字化应用。目前全市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452台机械安装了北斗管家系统。2020年平台管理大中型拖拉机年完成耕作面积40.04万亩次,比平台建立前增加收入1.5万元/台。
“平湖作为长三角重要的‘米袋子’和‘菜篮子’,最有基础,最有优势,也最有责任在实施农业‘双强行动’上走在前列、争当表率。”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他们将围绕全力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总目标,聚焦高标准、竞争力、现代化,突出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导向,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奋力谱写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农业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