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小青龙“落户”稻田

■记 者 何金妹

通讯员 倪春军

本报讯 金秋来临,我市本地繁育的澳洲淡水龙虾(本地俗称小青龙)迎来上市。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曹桥街道马厩村农户葛培忠的养殖场,看到他正将地笼从池塘里提上来,满笼的大龙虾让他笑得合不拢嘴。

据了解,澳洲淡水龙虾属于红鳌鳌虾类,终生繁育和生活都在淡水中,耐低氧,食性杂,适应性强。葛培忠告诉记者,和普通小龙虾不同的是,小青龙不需要越冬,春季投苗,9月到11月上市,在小龙虾下市后实现完美接棒。记者看到,虽然外形与小龙虾相近,但成年小青龙的个头却是小龙虾的两到三倍,从最初的米粒大小长到比一个巴掌还长,要经过六七个月的时间,而要想小青龙长得肥美,肉质紧实,其间的管理也十分关键。

“小青龙比我们普通的小龙虾养殖上难度可能更高一些,它的水位调节,后期的管理都相对难一点。”葛培忠说,对水质较为挑剔,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5摄氏度至28摄氏度,水质的酸碱适值在7.8到8.5之间,因此,每天都要为虾池增水、增氧,每半月换水一次。虾池中还种植了少量水草,起到改善水质、为龙虾遮阳避暑的作用。同时养殖小青龙的水源既不能遭受污染,又要含氧量充分,平时捕捞收网也要在晚上进行,前一晚放好地笼后,半夜就要去收一次,等到凌晨,又能收第二次。同许多养殖大户一样,葛培忠选择的是稻虾混养的养殖方式,每亩地的收成除了近200斤的小青龙,还能有900斤的稻米,小青龙价格能卖到80元到100元一斤,加上水稻的收成,一亩地的净收益能达到四五千元。不仅做到了亩产增收,稻米的品质也得到了保障。去年葛培忠首次试养了10亩小青龙,产量、品质都不错,所以今年他扩大到了50亩,这样一来,第一季水稻,第二季小龙虾,第三季淡水澳龙,做到一亩三收,真正实现了亩产最大化。

葛培忠表示,目前,他正在与相关专业公司洽谈合作,进行规范化的育苗开发,同时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带动更多农户共同养殖,让澳洲小青龙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富贵龙”。

2021-09-27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59875.html 1 3 小青龙“落户”稻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