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甘愿把青春的诗行写在乡村的大地上。他们把群众当亲人,用脚步丈量美丽乡村,始终坚守在基层一线,只因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梦想——乡村振兴。
在今年的“平湖市乡村振兴典型人物”评选中,10位先进人物脱颖而出。他们以青春的激情谱写奉献者之歌,他们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勠力同心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他们用实际行动推动平湖乡村振兴继续走在嘉兴乃至全省前列,为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地贡献力量。在此,予以集中展示。
【印象】
他积极按照国家乡村振兴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要求,助推蚂蚁计划联合长三角“田园五镇”;他聚焦农创教育,落实“新仓1955创新学院、长三角乡村振兴农创学院、长三角青少年学农基地”,吸引了一大批热爱农业、愿意扎根农村的农创青年,推动乡村振兴,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风采】
作为长三角“田园五镇”·新仓1955创新学院院长,于杰带领蚂蚁乡创基地,以“传承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为主线,通过聘请专家开展现代农业应用知识授课,培育高素质农民,助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助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等工作。他组织参加技能评价、学历教育,设立专门面向农民的技能大赛,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参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去年是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特殊一年,他依旧带领新仓1955干部学院接待了100多个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考察学习团,以及来自世界7个国家的各级干部80余批培训,总计接待人数超过5000人。他曾获得第十二届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上海市青年五四杰出奖章,在两新组织团建工作中荣获“青年之友”称号,并当选为上海市第十一届党代会党代表、上海市杨浦区政协委员等。
【印象】
他,带队伍有方法;他,抓党建有理念;他,谋发展有思路。群众满意是他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他,善抓班子促团结,重视党建夯基础,带头发展谋长远,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他的带领下,章桥村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5万元到324万元的飞跃。
【风采】
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冯国中抓实党建,规划了“一部三站一公园”红色党建路线,提升了先锋长廊、党员先锋站、一站式办公场所,打造了富有章桥特色的“魅力章桥”党建公园。并创新提炼了党建工作品牌,以干部、党员、群众“同心同行,合拍合力”的党群“同心工作法”,有效激发了基层党员群众自主参与村级建设的意识,以党建引领抓实各项中心工作。同时,他主动走访老书记、老党员,了解班子存在问题和群众发展需求,完善了村干部责任到岗、分片、包组工作制度,以公平透明的班子氛围凝聚班子成员战斗力。此外,他注重发展集体经济,以“强村计划”抱团联建项目、整合资源公开拍租等举措,有效盘活集体经济,成为曹桥街道第一个村级集体经济突破200万元的村。他关注环境整治,把曾经脏乱差的村庄打造成为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他关注民生,多方筹集资金,硬化全村道路38公里,改造维修危桥6座,改善了全村群众的生活、出行条件。曾获得平湖市优秀共产党员、平湖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省千名好支书、第四批战”疫”红船先锋共产党员、市级”兴村治社名师-领雁名师”、铁军标兵、担当作为好干部荣誉,并获得嘉兴市五一劳动奖章。
【印象】
不管是当兵还是当村书记,“服务群众”是他坚守的信念。他,一肩挑起强村“千斤担”;他,铁脚走出和谐“好民风”;他,用心营造全域“生态美”。在他的努力下,通过“飞地抱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连心走访化解治理难题,用环境整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使大力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经济强村、和谐美村、生态靓村。
【风采】
作为村党委书记,冯建卫一上任就利用3个半月时间,走遍全村1699户,了解村情、化解矛盾。他依托“网格连心、组团服务”,组建好村班子、党员干部、前辈乡贤三支队伍,每月坚持“驻站接待”,累计化解纠纷2000多件。同时,牵头建设参与村最多、投资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平湖市级54村抱团建设项目,指导参建了5村联建农贸市场、4村联建商贸综合体、36村联建智创园等项目,村级收入从2013年不足100万元跃升至2020年的840万元,还助力其他兄弟乡镇一举消灭全市所有薄弱村。他更是树立“乡村振兴、大力有为”的理念,在全村以“河、居、路、农、绿”五个方面创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辟的农家生态一日游路线年收益达50余万元,不仅使村风村貌焕然一新,更让大力村成为了平湖城市的“后花园”。曾获得嘉兴市优秀共产党员、嘉兴市最美退役军人、嘉兴市群众工作能手、浙江省最美退役军人、浙江省治村名师、浙江省模范退役军人等荣誉。
【印象】
他在逐梦的路上,把乡村振兴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2016年,他开始布局精品农业发展;2018年,他开拓了“农业+”新模式,打造临沪农业休闲农家乐;2020年,他的农场获评“金平湖”美丽乡村职工疗休养基地。他用自己的力量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风采】
他布局精品农业发展,开拓了“农业+”新模式。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先后荣获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省级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省级农民田间学校、农民信箱联络点益农信息社、省级精品果园、省级放心菜园、省级AA级采摘旅游体验基地、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平湖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基地的无公害芦笋获2018最受市民欢迎的十大农产品,2019年巨峰葡萄获嘉兴葡萄擂台赛优质奖,2020年巨峰葡萄获嘉兴葡萄擂台赛金奖,2019年猕猴桃获第十二届中国义务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优质奖,2020年猕猴桃获第十三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2020年猕猴桃获嘉兴市农产品展销会金奖。基地还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开展大棚芦笋主要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紫云英+”技术示范;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开展果树生态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
【印象】
他,用真情服务农民,用智慧建设农村,用知识发展农业。他用独特的慧眼引进国外技术,将公司发展成平湖的“王牌企业”之一。他以他的大胆,成功推广了高密度养殖项目。担任党支部书记的他,不忘初心,积极参与农开区社会活动,给当地农民培训养殖技术和蔬菜栽培技术,联络各农业企业抱团发展,促进合作共赢。
【风采】
2018年,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招商,杨先华投资3000万元成立了浙江众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引进以色列以及欧洲先进的设施农业技术,建设了中以设施农业示范园,把以色列的高密度无抗养殖设备和技术加以引进、消化、吸收、推广。园区建成以来,已经吸纳了附近8名农民长期就业,还有10余人可以临时就业。并成功推广了高密度养殖项目西藏红河谷农业园180立方米水体项目,湖北鄂州魅力生活农业综合体400立方米水体项目,江苏吴江黎里美丽乡村800立方米水体项目,江西巴夫洛蓝城农业综合体480立方米水体项目。同时,规划设计了四川绵阳和河南光山两个利用以色列贷款高密度养殖项目10000立方米和7200立方米水体项目。担任广陈镇农业产业联盟党支部书记的他,积极参与农开区社会活动,给当地农民培训养殖技术和蔬菜栽培技术,联络各农业企业抱团发展,促进合作共赢。曾获评平湖市优秀共产党员。
【印象】
他年轻有为,敢闯敢拼,自2016年扎根平湖后,着力于植物新品种引进、研发,引进国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设施,生产国内最高品质的种苗;他脚踏实地、与时俱进,改变合作模式后,不仅为当地打造了亮丽风景,民宿酒店等固定资产的保留还为政府实现资产增值。
【风采】
他积极响应美丽乡村建设号召,深耕平湖5年,谱写了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开展世界领先的种源引进、研发、检测,抢占农业科技至高点。创造性地以国际植物新品种权合作为切入点,与多家细分领域的国际龙头企业达成独家战略合作,聚合了国际领先的200个优质观赏植物和水果、花卉、蔬菜等植物新品种,其中独家授权30余种新优品种的品种权。致力于用国际先进的种源、技术和顶级国际文旅IP升级中国现代农业产业,以及建设运营花果主题的新型高端田园综合体,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利用在彩色苗木、花卉、水果、蔬菜等高科技农业的优势,结合国际花展IP和强大的本土规划、运营能力,打造现代高科技农业和都市休闲旅游项目。平湖东郁产旅融合示范园,结合园林景观、高档民宿、休闲娱乐及一体化的综合体,为当地农旅发展提供模范案例。
【印象】
他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创新探索以产业兴带动农村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有效路径;他是数字改革的“先行者”,参与建设“1+N”数字农开构架,助力打造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广陈样板”;他是深耕农业生态的“老黄牛”,成功创建2条市级美丽河道,创新开展稻田退水零直排试点。
【风采】
作为广陈镇农业副镇长,他深知乡村振兴之路任重而道远。近年来,平湖农开区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和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农业特色、临沪优势,以省级农业科技园、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为抓手,加快建设“农业硅谷·农创高地”。在他的带领下,平湖农开区积极开展科技农业项目招引,新签约荷兰福纳瑞园艺中国种源研发中心等新型农业项目17个,总投资24.46亿元。成功举办第二届农创大赛,吸引来自国内外的101个参赛项目。数字农开平台借助数字化改革热潮,深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强化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投入1228万元,打造数字农开平台。数字农开平台通过系统集成、共建共享、业务协同,实现对农开区(广陈镇)多源多维数据归集治理及应用,打造区域整体智治“农开模式”,提升农业监督管理智慧化、服务人性化、决策科学化水平。
【印象】
在乡村振兴的热潮中,他用24年的坚守践行了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的使命和责任。他是党组织建设的“施工员”、为民办实事的“服务员”、攻坚破难的“冲锋员”,在他的带领下,陈匠村先后获得省级善治村、卫生村、2A级景区村庄,以及嘉兴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基层党建先锋村、平湖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风采】
他充分利用党建阵地,号召辖区内党员农民书法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就党建志愿服务常态化,2014年起每年寒暑假面向辖区内青少年开办书法公益培训班。8年来,辖区受益青少年已达420余人。他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为加快改善农民住房、解决农民建房难问题,他通过多方协调、积极筹措,争取资金300余万元,狠抓陈匠花苑1期、陈匠花苑2期农村新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他注重传统非遗的挖掘与保护,创建村级品牌“匠承”非遗节,已连续3年承办林埭镇非遗镇级活动。他创新升级党建品牌,畅通基层治理诉求通道,构建崭新的治理格局。通过抓好村“三资”管理、争取土地流转奖励政策、用好强村计划飞地抱团、三村联建等项目,充分发挥村庄特色为集体经济增收,去年陈匠村村级经济收入达566.97万元,其中村经常性收入达245.2万元。
【印象】
巾帼英姿展风采,铿锵玫瑰别样红。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她十年如一日坚守一线,扎实做好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土地确权等与农村经济和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各项工作。她朴实无华、迎难而上,把青春的汗水都洒在了基层农村广袤的土地上。
【风采】
她踏实勤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新贡献。2017年,她率先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三级”责任体系建设,创新三项制度,有效规范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行为,获得了时任副省长彭佳学的批示;2018年以通界村为试点的“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收益分配模式,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浙江日报等媒体的集中报道,同时获得了省、嘉兴市领导的批示肯定。2019年,将“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收益分配通界模式在全街道推广,成功入选中农办、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治理8个典型案例,也是我省唯一入选的案例;2020年,试点善治宝乡村治理数字管理平台,实现村域“智”治,开启积分智慧管理,现已在全市推广;今年起试点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数字化管理系统,现已在18个村经济合作社全部上线,实现了省、市、镇街道、村五级联网。
【印象】
他始终活跃在“三农”领域,把自己当作“乡村振兴”大潮中的一个“小齿轮”。由他领衔承担的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方建设,受到了省农业厅、嘉兴市农科院等单位领导与专家的肯定;他通过推广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实现了节本增收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双赢。什么是新农人?什么是农创客?什么是农业牛人?徐林祥以自己的行动作了生动的回答。
【风采】
作为平湖市宇农粮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以合作社社员为主体,狠抓技术培训,促使社员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他提倡技术更新,积极推广新品种。引进水稻新品种,经试验示范后再大面积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推广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可减少追肥次数2-3次,实现节本增收120元/亩,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同时,为提高合作社稻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克服个体营销组织小、弱、散的缺点,他带领合作社大力抓好绿色农产品品牌创建、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认证。2013年起合作社组织力量,投入专项经费,积极申报稻米产品商标。2014年经国家商标局批准,获得“和盎”牌稻米专用商标。近年来,合作社使用“和盎”牌商标包装销售大米数量逐年增加,实现了稻米生产、加工、储臧全产业链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