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市水务集团陈某某等5人收受贿赂移送司法机关,盛某某等3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廉洁纪律受到党纪政务处分……”近日,市水务集团多名国企公职人员因违纪违法被严肃处理,在全市上下形成不小的震慑。而这一系列案件的成功查处,还源于市纪委市监委创新开展专项监督,通过找准“小切口”,撬动“大监督”,全面提升派驻监督实效的工作成果。今年,这项工作还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深化改革工作推进会上作了专题交流。
“监督工作要到位,必须全方位、多维度了解被监督单位的相关涉及事项,这其中监督力量的强弱、能力水平的高低等都是关键要素。”市纪委市监委派驻第三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在对市水务集团下属子公司平湖市三联物资经营有限公司物资采购规范化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时,发现该公司在物资材料(设备)采购中存在采购管理链相对封闭、外部监督不够、缺少权力制衡机制等问题。随后,市纪委市监委相关纪检监察室就专项监督成果进行专题研判,对相关问题线索重点开展核查,对相关人员进行审查调查。专项监督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国企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为案件的成功查处提供了第一手的基础资料。
通过“室组”联动、“组组”联动的“联动式”工作机制,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切实解决了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监督力量薄弱、能力水平不高、相互协作不够等问题。不仅如此,我市还通过“专班式”监督、“交叉式”监督等方式,提升专项监督的严肃性和震慑力,使专项监督更加聚焦、更加精准、更加有力。这些监督方式的“小”创新却带来了监督成果的“大”改变,这也是近年来我市在专项监督工作中创新的成果之一。
近年来,我市立足派驻机构实际,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开展专项监督,走出了一条“监督有内容、力量能整合、执纪有方向、问责有效果”的派驻监督新路径。除了专项监督方式的创新外,市纪委市监委始终坚持目标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问题,选准监督切入点、着力点,紧盯“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三资’监管”等重点领域,回应民生关切。通过“一主题一方案一监督”原则,精准把脉,定向发力,以“一组一交办”的形式向派驻机构交办专项监督项目。今年,派驻第六纪检监察组就收到了“规范全市初中学校教辅材料采购”的监督项目,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发现教辅材料采购、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4个,在整改的过程中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规范了征订程序、健全了学校教辅材料使用和征订制度。
督查不是目的,整改才是关键。为全面提升监督实效,市纪委市监委还紧盯纪检监督的后半篇文章这一“小切口”,通过建立督办、反馈、评价机制,推进专项监督落实落细落地。去年,市纪委市监委会同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开展粮食系统专项监督,对相关公职人员挪用公款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后,下发了监察建议书,并推动平湖市粮食收储公司出台《市级储备成品粮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仓储改造、实现科学保粮,通过全程问效,极大地提升了监督效果。
■记 者 李雨婷
通讯员 郑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