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尾水循环利用成“净水”好帮手

新闻点:稻田退水“零直排”

新闻事:尾水循环利用节水环保

近日,记者来到新仓镇杉青港村蒋家浜南灌区,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长长的排水沟渠,沟渠内种有水葫芦等具有净化水质功能的水生植物。稻田排水后,尾水流进沟渠,沟渠内的植物通过吸附、过滤之后,再将尾水排到末端的沉淀池中。在沉淀池中同样种有水生植物,并对尾水再次进行过滤净化。

“我们把田块原本排入河道的排水口全部封堵,并对所有农田的田埂进行加高加固,每个田块都安装了新型节水阀门,确保农田尾水都能流入沟渠。”杉青港村党委书记朱军说,加高田埂还提高了田间的蓄水能力和雨水收集利用率。为了做到真正的“零直排”,蒋家浜南灌区还在沉淀池安装了小型水泵,在农田需要少量用水时,通过向河流抽水,抬高沟渠水面,将沟渠水反灌至农田,达到一沟两用的效果。“沟渠内的水未彻底净化完毕,还存有少量的化肥、农药等残留物,正适合灌溉农作物。”朱军说,通过二次利用的方式,不但减少了农药对河道水质的影响,也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在蒋家浜南灌区的另一侧,另一条沟渠正在开挖建设中。沟渠和沉淀池开挖、边坡平整、水生植物种植等机械和人工综合费用在每公里10万元左右,与生态沟渠相比可以节约50%以上。“除了造价低,天然开挖的沟渠边将来也能长出绿色植物,辅助沟渠内的水生植物共同净化水质。”朱军说。

蒋家浜南灌区是新仓镇稻田退水“零直排”加尾水循环利用的先行试点。经检测,沟渠内的水质相比以往有明显提升,而沉淀池内的水质最高可以达到Ⅲ类水的标准。通过推行稻田退水“零直排”加尾水循环利用新模式,不但真正实现了农田尾水零排放,而且原本沟渠内收集的尾水也得到了再次利用,极大地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对河道水质带来的影响,从源头上节约了农业灌溉用水,达到了双赢的结果。

近年来,新仓镇紧紧围绕“123”工作理念,通过管好一把闸刀,看好两个口子,利用好三种水源,先后清淤疏浚市镇村三级河道40多公里,综合整治达6公里,生态沟渠建设达4公里,水生植物种植面积达到8000多平方米,对全镇1300多亩养殖塘全部进行尾水处理排放,同时加强了对企业、农村生活污水的纳管入网工作。“稻田退水‘零直排’加尾水循环利用新模式的成本低、效果好,接下去我们会对全镇主要河道附近的灌区进行改造,构建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生态环境体系。”新仓镇副镇长徐国军说。

■记 者 林旭东

通讯员 倪聪耕 郑凯欣

2021-09-09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54608.html 1 3 尾水循环利用成“净水”好帮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