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徐永法,现任嘉兴永成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连续多年当选为嘉兴市、平湖市、独山港镇三级人大代表。履行人大代表光荣职责20余年来,我始终坚守当选代表时的初心,心系群众、履职为民,并以初心演绎为群众服务的“爱心”“恒心”和“诚心”,为群众谋利,为百姓代言,为社会尽责,多次被评为平湖市十佳人民满意代表、平湖市人大代表活动积极分子。
饮水思源有爱心,创业致富反哺家乡
我1947年12月20日出生于原黄姑镇周圩村一个农民家庭,上世纪70年代,我找准时机进入了当时共建综合厂的机器修理小组。1984年,顶着7000元债务的压力,36岁的我当上了社办企业——共建工程建筑队队长,率领一帮汉子来到当时发展速度最快的大上海造房子。挖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后,我毅然回到家乡开始创办乡镇企业。摸爬滚打30多年,如今我的嘉兴永成企业下属有平湖市永辉制衣有限公司、平湖市永成电脑绣品厂、嘉兴永成园艺开发有限公司、平湖新意服装设计开发有限公司、东华大学——平湖服装技术研发中心、平湖市永兴达贸易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
我始终认为企业要主动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社会也会给企业更多的回报。饮水思源,老一代企业家都是遇到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所以,我常怀感恩之心,也自觉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在永成,本地员工占85%,10年以上的老员工占30%,员工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千企联百村”活动,我是带头人;工业反哺农业,我是践行者;商会搞联谊,我又是组织者。同时,我热心造桥、筑路、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数百万元。我们企业先后获得了“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企业”“浙江省三优企业”“嘉兴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先进单位”等荣誉。
示范引领有恒心,疫情防控尽显担当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作为企业经营者,我带头执行防疫政策规定、带头宣传防疫知识、带头捐出一线急需物资,充分体现了“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担当。
2020年2月5日,我联合独山港镇企业界的24名各级人大代表一起发出“疫情时期企业责任承诺建议”这一最强音,用实际行动营造氛围,为促生产、保稳定作出人大代表的积极贡献。24名企业家代表向社会承诺坚决服从疫情防控领导机构的统一指挥,把疫情防控作为首要责任,做到“五个坚决”:企业未建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坚决不开工、企业未对员工情况全面排查的坚决不开工、企业未完备必要疫情防疫条件的坚决不开工、企业未组织全面消毒和安全检查达标的坚决不开工、企业未经上级有关部门审批通过的坚决不开工。企业家向员工承诺把关心和关爱员工放在首位,做到“五个绝不”:绝不无故裁员,不随便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绝不歧视重疫区和外地的员工,要给予关心和帮助;绝不对因被隔离、留观或政府采取紧急措施不能参加正常劳动的员工停发工资,企业应当支付员工正常的工资报酬;绝不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合同期内的)停发工资,其工资待遇企业应视同提供正常劳动予以支付、绝不在企业复工后强行超时加班。在我们的号召下,全镇大大小小的企业迅速拉开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热潮。
为民建言有诚心,民生问题敢于发声
我在调研中发现,近几年来,全市农村新建、翻建的自建房基本停滞,由于规划控制自建房的时间过长,不少建造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房子已成危房或正在成为危房,尤其不少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买不起城里房子,但又面临着子女结婚无婚房的实际困难。因机构改革,宅基地的审批审核仍无明确,推进农民住房改善行动进展缓慢。部分农民有建房需求但得不到满足而由此引发了不少矛盾,直接影响了农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需求。为此,我根据《平湖市推进农民住房改善行动实施方案》,在听取了大量人大代表和选民意见建议后,领衔提出了《关于及时统筹解决农村居民危房改造的建议》,主办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与我进行了9次面对面沟通,农民“住房大事”列入了当年度市政府民生共享工程。20多年来,我领衔提交了50多件议案建议,先后就中小学生饮用水安全、小集镇居民有房无证、小集镇环境整治、农民安置房建设等问题开展调研,力促一批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作为代表,要有爱心、恒心、诚心,只有带着这份感情沉下去,做个有心人,才能体察到群众的所思所想,才能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在平湖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培训班上,我分享了自己的履职经验,我会继续用我的“三心”和“九字真言”履好职、尽好职。
■徐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