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要闻

孩子开启新学期 家长备好“反诈课”

本报讯 “您好,我是您孩子的班主任,请把这学期的学费7800元打到学校财务的农行账号xxxx。”“xx家长您好,请接收您孩子的课程安排及开学表现,请家长重视,开学一周后要开家长会。”“xxx家长您好,这是您孩子的体检结果,请您关注。”…… 伴随着学生新学期的开始,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动起了“歪念头”。

开学之际,骗子往往利用家长关心孩子的心理,容易编造理由,打电话或发短信给家长索取各种名目的费用,以实施骗局。一些骗子直接在QQ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如果该群没有设置相应的验证机制,或者有些家长群的运营安全较为松懈,班级群QQ号直接写在黑板上或对外公开,就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通常骗子进群后,会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的QQ或者微信,通常会备注为“xxx学生父亲或母亲”,由于学生众多,许多老师并不会挨个核实。然后骗子就会潜水观察班主任的活动规律,找机会将自己的头像换成下载好的班主任头像,并修改备注名。“在这之后,诈骗分子就会利用班主任上课、休息的时间下手,发布假的收费通知,催促家长及时通过二维码交费,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相关民警说。

不少家长在不仔细核对的情况下极易按照骗子的指示进行转账操作,从而损失大笔钱财。有的骗子还会恶意改变加入课堂的二维码,从而收取莫须有的费用,或者假冒学校,以学校名义发布各种诈骗信息,获得学生个人信息。“之前在班级群里就看到有骗子这样发信息叫我们家长交书费,但我的小孩平时在学校学习了反诈知识后会回来和我们家长宣传。另外,我也在很多地方看到过这些反诈宣传,所以知道这肯定是骗子。群里别的家长和老师也都有很强烈的反诈意识,第一时间采取行动,把骗子踢出群聊。”孩子在实验小学就读的徐女士说。

所有的诈骗手段,归根结底就是要骗取钱财。因此,我市警方提醒:不论是假期还是上学期间,学生和家长们都应提高反诈意识。如遇班主任在群内收费情况,学生家长应先核查群内是否有两个班主任头像(微信、QQ头像和昵称是可以随时更改的),如果有,基本可以确定是骗子。学生家长还可以直接向学校或班主任打电话、发短信,或者等孩子放学回来后再确认交费事宜,避免被骗。另外,遇到紧急情况务必保持冷静,陌生链接不要点击,微信、QQ上涉及到转账汇款的,一定要与当事人取得联系,确认真实性再进行操作。

■记 者 王茹彤

通讯员 徐秀凤

2021-09-07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53659.html 1 3 孩子开启新学期 家长备好“反诈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