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华婷婷
本报讯 傍晚的校园,同学们或做运动、或弹奏乐器,抑或在教室做作业。昨日起,我市中小学全面开启课后服务,陪伴同学们度过丰富多彩的校园课后生活。
“在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整年吉他,不仅让我们丰富了校园时光,也让我们在学习吉他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平湖市叔同实验小学601班的杨羽宣说。对杨羽宣和她的同学而言,多彩的课后服务已陪伴他们多年,不仅收获快乐,也在快乐中培养更大兴趣,激发更多的可能。叔同实验小学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不同的课后服务,增长见识,激发潜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有限的校园时光中过得“快乐且有意义”。讲台上的老师手把手演示着剪纸步骤,教室楼里则传来学生们弹奏古筝、琵琶、吉他等乐器的阵阵和弦,操场上还有踢足球的追风少年,下课后的校园也因此变得生机盎然。
下课铃声响后,学生们从“教室节奏”中走出来,来到操场、走进社团。热血排球、韵律啦啦操、数码影像……在平湖市文涛中学的校园里,学生们尽情享受轻松一课,放飞自我。操场一旁,梁曙光老师正带着学生一起玩转抖空竹。灵活巧妙、手疾眼快,不少同学也在梁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花式”抖空竹。上课时间,梁老师是一名信息技术老师,课后,梁老师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将抖空竹的本领交给更多的学生。跟着梁老师,不少学生被空竹的魅力所倾倒,在日积月累中掌握了更多抖空竹的技能。为向所有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课后服务,文涛中学充分挖掘教师资源,课程涵盖音乐、体育、美术、科技等,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开展多彩课后活动,助力学生全方位发展,这件事平湖已坚持了多年,在此次“双减”之下,为减轻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解决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市教育局开启了课后服务“平湖模式”。不仅在内容上涵盖全面,再次提升服务水平,同时在时间上也开展个性化需求选择,设置基础时间、延时时间和特需时间,解决家长“接送难”“看护难”的问题。
在开学伊始,各校便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广泛宣传课后服务相关内容,介绍学校拟提供的服务项目、形式、内容、要求等,并向全体家长发放课后服务意向调查表,了解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需求情况,并根据学生需求,结合本校各类活动场地、仪器设备、师资力量等资源情况统筹制订课后服务方案。服务内容包括放学后托管服务、初中晚自习服务、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暑期托管服务等。学生开学,学校尽心,家长放心,让学生拥抱素质教育,提升全面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