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汪锦秀
关键词:田园五镇 长三角 乡村振兴 先行区
平湖模式:打破行政区划带来的发展“壁垒”,以“抱团”的力量,打造长三角乡村振兴先行区。2019年3月25日,一个“全新组合”在浙沪毗邻地区闪亮登场,平湖市广陈、新仓两镇与上海市金山区廊下、吕巷、张堰三镇组成了“田园五镇”,启动了长三角乡村振兴先行区建设。此后,“田园五镇”合力探索推进体制机制一体化、新型农业一体化、公共配套一体化等联动发展模式,建立了常态化、长效化的对接联席制度,携手发布实施了一批又一批项目,在浙沪毗邻地区共同演绎着乡村振兴的无限精彩。
今年6月19日,广陈镇龙萌村党总支书记姚秀芳站上了“话振兴谋共同富裕”的演讲台,分享新农村环境打造等方面的经验。与她同台分享的,共有来自长三角“田园五镇”的五位党组织书记。当天,长三角“田园五镇”百名村社(居)党组织书记现代化能力提升工程在新仓启动,来自浙沪的百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聚在一起畅谈交流,互相传经送宝,共话乡村振兴。
自“抱团建群”以来,平沪五镇间的互动协作越来越频繁,以前不怎么来往的干部群众,成了经常串门的“亲戚”,大家携手合作,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整合共享,一起谋划着乡村更加灿烂的未来。
乡村振兴一体化发展,产业振兴是“硬核”,项目建设是抓手。“田园五镇”编制了《沪浙毗邻地区“大田园”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规划》,按照“战略引领、空间统筹、行动聚焦”的定位,依据“生态优先、多规合一、项目抓手”的思路,围绕五镇田园空间广阔、生态资源丰富、农业特色初显三个方面的共性优势以及廊下农旅示范、吕巷名优集聚、张堰重文宜居、新仓活力强劲、广陈农创驱动五个方面的特色资源,形成“六次产业联动”“生态环境共治”“公共服务共享”“基础设施共建”“乡村文化共荣”的协同战略。
今年3月26日上午,金山吕巷水果公园里歌声嘹亮,“田园五镇”的党员群众代表齐聚于此,共唱赞歌献给党,并发布了2021年党建引领长三角“田园五镇”乡村振兴先行区项目72个。围绕“五大振兴”,今年“田园五镇”入库产业振兴项目27个、人才振兴项目4个、生态振兴项目22个、文化振兴项目12个、组织振兴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57.63亿元。与此同时,长三角“田园五镇”党史学习教育地图同步发布,新仓镇的毛泽东同志新仓经验批示展示馆、吕巷镇的“三个百里”党性教育基地等纳入其中。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田园五镇”协同挖掘红色历史,连点成线,形成共同的党史学习教育地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红色新动能。
项目是协同振兴的纽带。2019年,长三角“田园五镇”乡村振兴先行区建设刚启动,就推出了20个合作项目,涵盖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等“五个振兴”,总投资56亿余元。“明月山塘”项目,将浙沪两个山塘村连成一体,实现“理念协同、规划协同、产业协同、政策协同、模式协同”五大协同,携手创建一个跨省4A级景区。广陈、廊下、浙江大学卡特研究中心共建长三角乡村振兴协同发展中心。落地新仓的1955创新学院项目,是一个五镇协同打造的人才振兴项目,以 “传承红色基因 、引领绿色发展”为主线,紧扣五镇产业定位,培养农创青年。
长三角一体化正在跑出加速度。乘着这股“东风”,平湖与金山进一步发挥好“毗邻党建”红色辐射作用,推动“田园五镇”深化合作机制、共造区域品牌、实现共建共享、促进合作共赢,充分实现五镇整体优势和溢出效益的最大化,将毗邻地区发展成为区域协作的典范。到2035年,全面建成长三角乡村振兴先行区,是“田园五镇”的共同愿景。
经验启示:平湖与金山,创新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创造性地组建了“田园五镇”,共同打造长三角乡村振兴先行区,携手耕耘乡村振兴一体化发展的“试验田”。这项创举是我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主动有为的结果。相信通过“田园五镇”不断拓展区域联动发展的内涵,充分发挥“溢出效应”,将带来更多实践经验,推动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的“盆景”逐步转化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