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大学时的贷款是不是还没还完?校园贷账户注销了吗?如果没有,会影响征信记录,请根据提示操作……”近日,以“注销校园贷”为名义的新骗局频发,不少在校以及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纷纷“中招”。
8月初的一天中午,毕业多年的小灵(化名)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年轻男子称小灵有校园贷需要注销,否则会影响征信。一听会影响自己的征信,慌张的小灵没有细想,便在该男子的指导下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了一款名为“瞩目”的手机APP,注册账号后与对方在APP内互加了好友,之后对方让小灵开启了共享屏幕,对方称必须有流水才能注销,所以她根据对方指示在“京东、支付宝、微信”等多个平台陆续贷款。贷款成功后,小灵按照对方的“指导”,将各平台贷款的钱款转到了自己的两张银行卡上,共计19万余元。之后,在对方的忽悠下,小灵将贷款钱款悉数转到了对方提供的银行卡上。等挂断电话,小灵和家人讲了刚才的事情,经提醒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无独有偶,家住当湖街道的小罗(化名)也接到了“注销校园贷”的电话。“一上来就告知我如果不注销就会影响我征信,我差一点就相信了对方,但好在我之前接受过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所以最终逃出了诈骗分子的‘魔掌’。”已经毕业2年的小罗也收到了同样的电话,说起这段经历仍是心有余悸。据了解,“注销校园贷”诈骗手法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针对有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有贷款记录的用户,诈骗人声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二是针对无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无贷款记录的用户,诈骗人则称“你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需要配合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不管是哪一种诈骗手法,都是新瓶装旧酒,先利用‘会影响征信’让受害人产生急迫性和慌张感,再一步步准确说出对方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甚至消费记录等隐私信息,进而让受害人放松警惕,实施诈骗。”我市反诈中心相关民警说。
我市警方提醒:凡是接到陌生人来电、短信,无论何机关、何理由要求转账、汇款、索要账号密码,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资金审查”的,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都是诈骗,接到陌生电话不要轻信,不要轻易点开陌生链接,如有疑问请拨打110。
■记 者 金睿敏
通讯员 徐秀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