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今年以来,全市积极在新格局里谋新作为,持续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前7个月工业、投资、消费、财政等主要指标继续保持恢复性快速增长,经济运行总体呈现高开、稳走、向好的态势,为“十四五”开局定好稳中向好“主基调”。
工业是经济高质量运行的“定盘星”。今年1至7月,我市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利税、利润两项指标增长明显。全市721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61.1亿元,增长38.5%;实现工业增加值175.0亿元,增长22.8%,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5.2%、9.6%;利税总额77.4亿元,增长65.0%;利润总额60.2亿元,增长85.8%。
工业生产进中向好,离不开战略性主导产业的支撑。前7个月,“1212”特色产业实现增加值127.7亿元,增长26.0%;利税总额58.5亿元,增长93.8%;利润总额46.6亿元,增长114.0%。其中数字经济先导产业增加值34.5亿元,增长26.0%,利税总额8.9亿元,增长18.0%,利润总额37.9亿元,增长184.8%;战略性主导产业76.5亿元,增长43.9%,利税总额46.7亿元,增长158.1%,利润总额37.9亿元,增长184.8%。
规上工业尤其是“1212”特色产业,利税和利润两项指标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其中“1212”特色产业利润总额增幅达到114.0%,意味着工业经济实现量质并举。企业口袋鼓,政府口袋也鼓。1至7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实现102.1亿元、60.9亿元,分别增长11.8%、12.3%,两年平均分别增长6.7%、6.3%。其中,税收收入53.2亿元,增长12.7%。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1至7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3亿元,增长17.1%,两年平均增长7.1%。其中工业投资83.8亿元,增长24.2%;服务业投资113.7亿元,增长12.5%。更可喜的是,从投资四大结构看,1至7月,四大结构首次全面增长。其中,民间投资112.6亿元,增长5.8%;交通投资8.7亿元,增长7.5%;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8.4亿元,增长15.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34.8亿元,增长17.3%。
除了投资,消费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今年以来,我市消费信心逐渐增强、消费市场稳步复苏。前7个月,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3.8亿元,增长34.9%。分行业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0.8亿元,增长33.4%;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0亿元,增长46.2%。高质量外资集聚地,是平湖这座城市对外的一张“金名片”。今年以来,我市延续了招商引资的良好势头,1至7月,实现合同利用外资5.1亿美元,实现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增长44.1%。
工业发展呈现更高的“含金量”,四大投资结构首次全面增长,延续高质量外资招引态势……今年夏季,热浪一浪高过一浪,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企业生产的战场,是项目推进的战场,是招商引资的战场,一个个战场擂响战鼓、吹响号角,彰显着平湖铁军奋勇向上的应有姿态,也为“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头年基础。
■记 者 胡佳英
通讯员 陶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