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牌楼村垃圾收集员朱秀方驾驶搭载着“垃圾分类智能化监管平台”的收运车,来到辖区农户家收集垃圾。只见他将农户垃圾桶放置到智能称重设备,经扫码、称重、拍照等操作后,数据随即会录入智慧监管平台。“每个农户家的垃圾桶上都安装有一枚智能芯片,就是这枚芯片使家家户户的垃圾桶有了‘实名认证’,如果农户分得正确,还会有一定的积分,农户自己也可通过扫描芯片上的二维码,查看自家的积分情况。”朱秀方说。
一枚小芯片,一头连着家家农户,一头连着大数据,让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迈入了“智能化时代”。在新埭镇的9个村,像这样的智能化垃圾收运车共有60多辆,每天由专职的垃圾收集员定时上门收集垃圾,全面实施垃圾分类数字化清运。在牌楼村生活垃圾智慧监管云平台上,笔者看到,当日已收集的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重量,投放率、准确率、空桶率、收集员车辆路线图等信息一目了然。“通过二维码,实现了每家每户的垃圾溯源功能,我们不仅能够快速分辨垃圾分类的准确率,而且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去指导如何有效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牌楼村党委书记陆建中说。
在新埭镇虹桥景苑社区江南悦府臻园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定时定点投放站,居民赵国佩莹通过扫码,娴熟地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了分别投放后,旁边的电子显示屏上随即显示出垃圾的重量以及积分等信息。“现在都习惯了,我们将垃圾拿来之后,劝导员每次都会检查的,如果分得不好的话,劝导员就会教我们如何正确分类,然后,积分还可在这边兑换东西,感觉蛮好。”赵佩莹说。
江南悦府臻园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定时定点投放站采取“互联网+智能分类回收”模式,设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厨余垃圾等六个投递窗口。“居民通过扫码或刷脸选择要投放的垃圾,投递口便自动开启,垃圾投递后,端口还可以自动闭合,还能根据垃圾的重量和数量计算积分,而居民使用的每个垃圾袋上都有一个二维码,如果垃圾投放不合格,可以通过二维码追溯到居民,实现真正的智能化管理。”江南悦府臻园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定时定点投放站负责人王珏介绍说。
像江南悦府臻园小区一样,目前,新埭镇14个小区共建立起了这样的垃圾分类智能化定时定点投放站21个,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智慧收运全覆盖,农户垃圾分类准确率逐步提高,村民逐渐习惯垃圾源头分类。为加快废旧商品回收力度,形成覆盖农村全域、管理规范、运转有效的废旧商品回收网络体系,新埭镇在全镇各村全部建立了废旧商品回收点。同时,新埭镇还投资了5000多万元,建成了全市投入最多、面积最大、功能最完善的镇级生活垃圾智能化处置中心,平均每月处置生活垃圾120吨左右。
“应该来说,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智慧化数字化收运以后,对垃圾分类的监管从源头分类、中端运输以及末端处置,起到了全流程、关键性推动作用。”新埭镇环卫中心副主任蒋闻杰说,“接下来,我们镇将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智慧收运全域覆盖的基础上,重点做好监管和提升,有效提高垃圾分类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真正使‘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理念深入人心,助力垃圾分类工作的蝶变跃升。”
■通讯员 谢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