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结合实际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产业兴旺为先导,以美丽生态为底色,以乡风文明铸魂,以治理有效固本,以生活富裕点亮平湖百姓的美好生活,持续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让乡村振兴成为平湖百姓生活的“幸福密码”。
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的平湖农商银行,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实施一系列惠农政策,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大力支持城乡统筹发展,让广大农民享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生活保障,在乡村振兴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抓住“产业兴旺”关键龙头
积极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谢谢平湖农商银行,帮我及时解决了资金困难!”这是平湖农商银行科技支行成功发放由浙江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担保的首笔“惠农贷”时,一位客户的肺腑之言。
作为地方金融支农主力军,一直以来农商银行专注主业、回归本源,准确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主动对接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兴市场主体,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等新型服务模式,满足农业经营主体多层次金融需求。同时,深耕“三农”、践行普惠,大力推广“粮农贷”“新农贷”“联农通”等一系列惠农金融产品,多方位、多渠道为农户提供金融支持。此外,该行充分认识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对于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性、示范性和创新性,优化“丰收驿站”、ATM机等在园区的配置,大力支持乡村旅游、农家乐、观光农业、健康养老等产业发展,探索推出农业设施抵押、农业设施租赁权质押贷款,实行金融资源倾斜。
该行还实行差异化的扶持政策,因地制宜,尊重不同乡村资源环境,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向本地的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汇聚,把特色做优、把链条做长、把市场做大,把更多的农业增值收益留给农村、留给农民,力促金融活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全辖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达100%;信贷新增97.57亿元,达到859.86亿元,其中涉农贷款占比95.28%,农户贷款余额89.93亿元。
打好“普惠金融”重大战役
着力提升农民生活和发展水平
作为市政府授牌的乡村振兴主办银行,平湖农商银行在深化服务“三农”、助推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中,全面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结合平湖特色,开创了“一核两分三到位”的金融服务模式,全面推广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善治积分贷”,赋能平湖“善治模式”的乡村治理,有效实现了“银行普惠”“乡村治理”“农户提升”,此举也入选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八大案例之一,并获得中央电视台关注报道,成为了该行的一大“金字招牌”。
“‘善治积分贷’自去年全面推广以来,全市农户授信服务覆盖面达到100%,授信户数有59669户,授信金额达115.93亿元。”平湖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加大善治积分成果应用,今年以来,该行还与市农业农村局一起将“善治积分贷”产品纳入数字化运用成果提升项目,即将“善治积分贷”授信额度查询功能嵌入以“善治积分”为核心的官方应用——“善治宝”微信小程序,通过在线签收等有感反馈,进一步提高客户知晓度、授信覆盖率、用信转化率,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乡村治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4月我市召开的全市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暨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市政府还将农商银行的“善治积分贷”作为全市年度数字化改革工作之一,要求举全市之力推进此项工作,为农民致富、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贡献新力量。
树立“数字经济”核心理念
聚力促进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
去年11月,全国数字乡村发展论坛举行,我市成功入选为全国20个数字乡村建设典型县(区)之一。作为县域“三农”金融领域的主力军,农商银行按照上级工作要求,主动加强金融支持地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力度,不断优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具,创新发布“科易贷”专属信贷产品,助力我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目前,该行已支持最具特色数字化农业企业3家,分别为浙江东郁广陈果业有限公司、平湖东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计授信5745万元,累计已发放贷款2145万元,并都已制订相对应的金融扶持计划。
与此同时,今年4月“浙江日报-浙农集团2021年春季惠农服务”活动在浙农新仓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举行。活动中,浙江农合数字科技股份公司与浙农飞防公司相关负责人签订服务协议,将浙农飞防平台接入数字农合联生产服务平台;浙江农合数字科技股份公司、浙农飞防公司分别与平湖市顺天粮油专业合作社签订数字农合平台服务协议、飞播服务协议,推动粮食行业数字化改革。农商银行作为“三农”贴心人,充分发挥金融支撑作用,继续做好为农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为相关企业后续贷款做好进一步的资金支持。
聚焦“农村改革”重点任务
倾力构建城乡共同富裕体系
平湖市曹桥街道恒青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使用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以基地百余亩蔬菜大棚进行抵押,获得农商银行100万元授信;平湖千卉园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大额订单收款权获得了农商银行授信贷款500万元……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农业主体陷入了资金周转难的窘境,全省首批“五权”抵质押贷款的发放,大力支持了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实在在地帮助解决了最大的贷款难问题。
据介绍,早在2019年,该行就出台了《浙江平湖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五权”抵质押贷款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提供了有力支持。“五权”抵质押贷款,实质上是指以“农业设施所有权”“农业项目政府补贴收益权”“大型农机具所有权”“大额订单收款权”“农业保险第一受益权”作为抵质押物,向本行服务辖区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的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专项贷款,真正做到让沉睡的资源“活”过来、用起来。截至目前,该行已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五权抵质押贷”贷款8户,贷款金额0.29亿元。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积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五权’金融服务创新,努力开发金融产品,为有效破解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缺少抵押物而导致的融资难问题不遗余力,培育壮大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记者 徐晓雯 通讯员 徐 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