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的平湖市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人大代表。连续两届当选人大代表,对我来说既是一份光荣,更是一份责任。两届履职经历,不但让我积累了经验,更提高了我为民履职的站位。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一名扎根基层一线的人大代表,要积极传达人民群众意愿,努力做好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发言人。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关注更多的是民生问题。而我的履职故事,就从百姓的需求开始。
为民代言,助力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2017年,我市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2018年,“城乡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列为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垃圾分类从最初的分散式点位智能或半智能分类投放,到目前定时定点集中分类投放的过程中,居民群众也逐渐树立起了垃圾要分类的意识,我市分类投放准确率从最初的50%,到现在稳定在90%左右。但随着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在实施撤点建站过程中,也遇到了较大的阻力,甚至有投放站建设是在保护性施工中完成的。投放站是建设好了,但与小区居民心中的矛盾却没有完全化解,影响了后续垃圾分类投放工作的顺利推进。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去调查实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带着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站建站难的问题,通过实地视察调研、走访选民群众等途径,听取了不同的意见,最终找准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一是有臭气,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清运,邻近垃圾站点的居民每天都能闻到一阵阵的臭气,窗户都无法打开,影响生活质量。二是有噪音,居民反映每天凌晨清运垃圾的声音很大,影响正常睡眠,起居作息时间被打乱。
对于这两个问题,我认为是必须要关注、解决的。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垃圾集中投放站建在我家楼下,而我也要面对这两个问题的困扰,那该怎么办,会不会也反对建站?思考良久,我带着问题再次进行了实地勘查,我认为百姓反映的问题应该得到解决,应从消除垃圾臭味、减少噪音污染的角度考虑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单纯让居民克服困难,以“忍受”的方式接受。
针对以上问题,我在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在我市全面实施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的建议》。建议得到了市综合执法局的高度重视,他们克服人少、车少以及原来运作体系需调整实施等困难,开始实行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清运工作,从而解决了有臭味、有噪音等问题,与居民之间的矛盾也得到了极大缓和,为后续垃圾分类撤点建站工作平稳推进提供了较好的支持。
为民服务,立足岗位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我是一名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一名在职工作人员,我坚信只要时时刻刻心中装着群众,事事处处想着群众,岗位履职,同样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身边的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2019年,我在梅兰苑社区担任党委书记期间,农拆小区凝翠嘉苑有居民不断反映小区南大门外没有斑马线,居民出行直接与过往车辆混道通行,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希望我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居民安全出行,是社区平安建设的内容之一,而那时我恰巧是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行风监督员。作为社区书记、人大代表,我有责任、有义务反映这个问题。我第一时间与市交警大队进行沟通联系,一同走访调研。经过多次实地视察,市交警大队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落实专业施工人员,在凝翠小区南出入口增设了斑马线。
这件事的办理,从居民提出到市交警大队落实整改,只花了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得到了居民们的高度赞扬。
2020年,我的岗位从社区书记转岗为街道物业公司总经理,这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百姓原本平静的生活。为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工作,我一边积极参与人大街道工委开展的“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人大在行动”活动,一边适应着新工作,带领物业公司全体人员,坚守社区小门。在街道工委的大力支持下,对6个开放式老旧小区实施了封闭式管理,设置了20个小区出入口防疫检测站点,发放口罩3.2万只、手套5000多副及若干酒精、消刹剂等。在整个防疫过程中,共投入防疫防护设施资金约56.64万元,积极服务辖区居民群众,守护居民的安全健康。
在人大代表履职路上,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多次被评为市人大代表活动积极分子。荣誉是压力,也是动力,我将继续当好基层群众代言人、贴心人,为民代言、为民服务。
■许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