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独山港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攻坚战

本报讯 “北三埭13号朱益观家,隔油池加装已完成。”叮!独山港镇农业农村办全域秀美相关负责人曾凡茂收到了这样一条微信群消息,后面还附带着加装完的隔油池照片。这个名为“独山港环境整治‘百日攻坚’”的微信群,记录下了独山港镇环境整治工作进程的点点滴滴。

视线聚焦到优胜村北三埭自然村落,村民朱益观对新加装的隔油池感慨不已:“以前污水都是排到臭水沟里,天一热就散发出难闻的味道,还会招来许多蚊子和苍蝇,现在这个厨房污水排放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北三埭污水治理只是独山港镇环境整治成效的一个缩影,曾凡茂告诉记者,今年6月起,针对生活污水治理的短板问题,独山港镇便组织相关条线、村里相关人员前往污水治理领域成绩较突出的镇街道考察取经,并成立了污水治理攻坚小组,先行在5个村进行试点,实行污水治理进度日报制度,截至目前已完成了村自建污水治理设施962户。

要想打赢“环境整治”这场攻坚战,不仅要做好“水文章”,实现“河畅、水清”,还应具备与之相衬的“岸绿”和“景美”。美丽乡村,首先美在人居环境。穗轮村西沈家宅基坐落于穗轮村西北角,百姓的房屋都沿河而建,曾经这里违章建筑多、出租房多,环境“脏、乱、差”,带来的整治压力巨大。

随着环境整治攻坚战的推进,村民忙碌的身影开始在西沈家宅基穿梭不停,他们积极配合村里的工作,自己动手整理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等,一步步把自己家的庭院打造得更加优美。“脏、乱、差”的景象随着大家共同的努力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花团锦簇的院落和宁静祥和的生活。

农村人居环境不仅要建得好,还要管得好。“我们在各个村社区都成立了‘环境找茬团’,对百姓房前屋后环境进行检查和清理,并每天上报。此外,我们还建立了镇、村、网格三级联动问题排查机制,每天开展巡回式、地毯式排查,以及实施村社区之间的交叉检查。”曾凡茂说。

成立专门的督查清理小组是方法之一,推动群众自治才是解锁农村人居环境由“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的“金钥匙”。今年以来,独山港镇在各个村社区全面推进“股份+积分”收益分配模式,通过每季度一次的评比工作,对农户房前屋后的环境情况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此引导群众自治,使农村环境整治走上常态长效的轨道。

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独山港镇已出动28321人次,清理完成14782户,整治人居环境问题4241个。独山港镇将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强化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将环境整治这块“短板”转变为“优势”,让全域秀美成为独山港镇绿色新名片。

■记 者 高 洁

通讯员 张其良 张丹燕

2021-08-25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49727.html 1 3 独山港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攻坚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