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冯金山:待叔如父 孝老爱亲

■记 者 高 洁

通讯员 陈明远

在钟埭街道沈家弄村,冯金山夫妻尽心尽责照顾叔叔冯根法半个多世纪的故事家喻户晓。“别人都羡慕我们是有福气的一家子,我觉得这都是出自良好的家风,你对长辈好,你的小辈自然也会孝顺你。”冯金山的妻子沈八宝笑着道出他们家幸福的真谛。

冯金山夫妻今年74岁,50多年前,弟兄分家,因冯根法未婚娶,就和侄子冯金山成了一家,哪怕后来经历了2次房屋重建翻修,但一家人也从未分离。“我爸在我4岁的时候就走了,这几十年我都把阿叔当亲爸。”冯金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上世纪70年代,冯金山夫妻陆续生了一男二女,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负担日益加重。“那个时候,阿叔就有青光眼,重活都干不了,家里靠我们夫妻俩赚工分,日子虽然过得艰难,但一家人其乐融融,熬着熬着也就过来了。”冯金山感叹道,从种田到去烧窑厂做工人,步步艰辛,但他从未想过放弃。

后来,冯金山的儿女逐渐成家,眼看着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但天不遂人愿,冯根法在70岁时被查出胆结石。“20多年前,开刀费用就需要7000多元,那时我兜里只有600多元。”冯金山说,“但人命关天,我们就向亲朋好友借钱、筹钱。万幸的是,阿叔手术很成功,后来也一直没有再复发。”

一晃几十年过去,冯根法渐渐年老体衰。2018年上半年,他在去茶馆的路上摔了一跤,致使原本就有青光眼的他彻底失明了,生活变得完全不能自理,但冯金山两口子从来没有心生嫌弃,依然精心照料着阿叔,端饭送水、喂药擦身。

由于老人行动不便,夫妻两人就将一楼东南的房间留给他,时常带他出去晒晒太阳;老人眼睛看不见容易磕磕碰碰,夫妻俩便把桌角都包好;担忧他不会使用抽水马桶,就在房内放了便桶,每日给他打扫清洗……夫妻俩的孝心与细心,小辈们耳濡目染,也都十分孝顺老人。“我们害怕他在房间里出现什么意外,专门安装了家用摄像头,家里使用智能手机的小辈们都下载了APP端口,一有什么情况,我们就能通过手机第一时间知悉。”冯金山的儿子冯金观说。

“以前,家里小辈们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敲开阿叔的房门,跟他打声招呼,关心一下他的生活。后来阿叔走了,每当走过他的房间,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去年,94岁的冯根法过世了,回忆起相伴了五十余载的老阿叔,沈八宝的眼里依然满含泪水。冯根法去世之前,家里五世同堂,老人在晚年度过了一段“儿孙绕膝”的幸福时光,这也让冯金山夫妻俩感到欣慰。

孝心常在,真情永存。沈八宝在家中常教育小辈要有孝心,让小辈们以冯金山为榜样,向他学习。冯金山夫妻的坚持与孝心也同样感染着周围人“孝老爱亲”,左邻右舍都对他们赞不绝口,说照顾老人几年容易,几十年难,吃饱穿暖容易,这样细心难。

几十年来,冯金山夫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不是儿子胜似儿子”,用点滴温情奏响了一曲令人钦佩的“孝老爱亲”乐章,传承着优秀家风,弘扬着传统美德。

2021-08-16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46527.html 1 3 冯金山:待叔如父 孝老爱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