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雨萍
暑期里,学生们正在享受愉快的假期,诈骗分子却将“黑手”伸向了他们。据我市警方统计,仅6月28日至7月4日,短短7天时间内,就有8名学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被骗金额达53465.86元。
冒充好友,最具迷惑性的骗术
6月28日凌晨,在网上冲浪的小李同学(化名)收到了一条来自同学的消息,“我朋友进医院了急需用钱,你能微信转他吗?我先支付宝转给你!”同时,还附上了一段医院的小视频。小李对对方的说辞毫不怀疑。“本来是我自己的事情现在麻烦到你……”看到对方的这句话,小李忙宽慰她,说这只是小事情。
随后,对方通过QQ发来一张汇款单照片让小李核对信息,但要过2小时才能到账,请小李先垫钱转给朋友。一会儿,对方称朋友微信限额,需要手机银行转到朋友的卡中。由于小李没有手机银行,对方又提出直接转到朋友的支付宝,并提供了支付宝账号。
接着,小李向对方提供的账号内转账3000元。出于对同学的信任和当时焦急的情况,哪怕转账时显示了防诈提醒,小李也相信同学“这是正常风控提醒”的说法。而第二天一早,小李发现自己并没有收到同学的转账,再次想要联系时却得知同学的QQ号被盗,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发红包,最具诱惑力的骗术
7月3日傍晚,家住新仓镇某村14岁的小林同学(化名)报警称,自己被骗2万余元。据了解,当天小林在QQ上加入了一个“追星粉丝群”,其中一名群成员发起了投票,动员群成员为其喜欢的偶像投票,还抽了2名投票成功的群成员发送了888元红包,并特地将转账成功的截图发在群里。
心动的小林赶忙加入投票队伍,并被幸运抽中。可拿钱哪这么容易!对方要求小林先扫码转账666.66元,说之后会返还给她。信以为真的小林照做了,还添加了对方的另一个QQ号,按要求陆续进行了转账操作,辨别意识薄弱的她稀里糊涂地照做了。结果事后退款不成,还被对方踢出了群聊。意识到被骗的小林在家长的陪同下报了警。
而同一天,10岁的小王同学(化名)在林埭镇某村家中上网时,也被人以免费领取游戏装备为由,骗走了4900余元。
【警方提醒】不法分子针对学生群体实施诈骗的方式五花八门,如低价购物、冒充好友或同学、网上兼职、发红包、免费游戏皮肤申领等。因此,广大市民尤其是学生和学生家长要引起重视,注意自身财产安全,谨防电信网络诈骗。如遇到诈骗,应第一时间报警或拨打反诈咨询热线“85160110”进行咨询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