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政协之窗

建设校外青少年综合体 助推教育供给侧改革

■记者 居丹荔

校外教育是有利于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大教育”格局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现有校外活动场所已无法满足家长和孩子多元化的校外教育需求,加快建设校外青少年综合体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7月23日上午,市政协围绕“建设校外青少年综合体,助推教育供给侧改革”主题,举行专题协商活动。市政协主席王道平,副主席许静、宋怡玲出席,副市长方晓烈应邀参加。

“建设校外青少年综合体 助推教育供给侧改革”专题协商活动现场

深入了解明确现实需求

目前我市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主要包括市青少年宫、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科普活动中心等。当天会上,与会人员实地考察参观了这三处活动基地,团市委、妇联、科协分别通报了我市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的基本情况、主要工作和存在问题。

青少年宫是目前我市青少年校外教育的主阵地。建设于1997年的市青少年宫,多年来服务于未成年人的健康快乐成长,围绕青少年全面发展开展了少年儿童特长培训和技能活动。每年举办活动百余场,服务青少年6万多人次,创造了公共特色和校外教育品牌,先后获得全国、省、嘉兴市青少年校外教育相关荣誉,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市青少年宫面临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存在着“有心无力”的新局面。目前的青少年宫存在着建筑主体陈旧、存在安全隐患,设施设备滞后、教学功能缺失,停车配备不足、交通拥堵明显等问题。

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则是我市妇女儿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撬动社会资源,凝聚公益力量,发挥了服务妇女儿童的积极作用,但相对于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妇女儿童的需求,场所的功能、服务的能力还显得薄弱,与打造“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新崛起之城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共享美好生活的目标也有差距。

科技馆是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公众求知、探索创新能力以及参与科技进步实践的重要科技教育场所。市科普活动中心自2015年正式对外开放,平均每年服务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2万人次,年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200多场次,为我市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目前市科普活动中心同样面临着建筑面积太小、展教设施落后、资源相对缺乏的现状,与周边地区的科技场馆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

通过充分的分析研究,规划建设一所集青少年宫、妇儿活动中心、科技馆、儿童乐园等为一体的公益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显得尤为重要。建成后可以有效地共享人才、设备、场地和管理等资源,提升青少年校外活动整体水平,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连接,成为全市青少年的智慧乐园。

为更好掌握实情、了解需求、学习经验,前期,市政协副主席许静牵头召开两个调研座谈会,并带队赴桐乡市学习考察,就如何科学规划校外青少年综合体建设发展、如何优化校外青少年综合体运行管理、如何满足青少年多元化需求等方面开展深入调研。市政协副主席宋怡玲则带领民进课题组走访相关部门,开展针对学生、家长、教师等多层面的问卷调查,获取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副市长方晓烈讲话

市政协主席王道平提出要求

市政协副主席宋怡玲带领民进课题组调研

市政协副主席许静组织召开调研座谈会

协商讨论发表真知灼见

当天的会议现场布置得与以往的协商活动有些不一样,会场后方放置了一排小朋友的绘画作品,让大家看到青少年课外活动的必要性。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现状,在场的市政协委员们指出了建设校外青少年综合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就科学统筹规划、加快时间进度、优化功能布局、建立运行体制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市政协科教文史委的屠保林对这个话题感触颇深,在当天率先发言。他认为加快青少年宫迁建十分必要,青少年宫是国有的、公益的青少年校外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也是共同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加快进度、超前规划、统盘考虑、开拓创新的意见建议,希望青少年校外综合体建设工作早立项、早开工、早建设。

民进平湖市委会课题组成员王春玲用一组组数据分析了目前市青少年宫所存在的问题,认为建设一个满足更多青少年课外学习、活动需求的综合体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她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下定决心一盘棋布局;凝聚功能定位,牢固目标高标准谋划;筑牢安全底线,限定期限及时建设;集成中心平台,锁定需求一站式服务。

政协委员孟强是一名教师,对于青少年校外活动也很是关注。他围绕目前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小、散、缺”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认为新的青少年校外活动综合体设计概念要新,成为助力学校课程改革,落实学校教学理念,开展校外德育、运动、研学等的阵地;规划要长远,打造成既满足本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又满足长三角地区青少年研学的平台;行动要快,让青少年更早地享受到这一红利。

“校外青少年综合体建设,是一个社会关注、家长关心的议题。”委员夏敏莉直言这一命题直接关系民生,建议要着重谋划好顶层设计,从综合体建设定位、选址、如何建设、建成后如何运营、后期监督管理工作等方面全面考虑推进综合体建设工作。

委员徐政炜则将关注点放在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培养上,建议加快监督、统筹安排,做好选址工作;适当超前规划功能室建设,尽量做到功能室齐全;加强综合考虑,做好配套设施建设。

在听取委员的意见建议后,参会相关部门也从专业的角度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市发改局围绕前期怎么建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建议抓紧明确实施层次、明确投资模式、明确资金来源、明确选址位置。

市教育局将目光放在了学生活动中,建议在选点上关注平衡发展;活动资源配置上对接高校科研所,引进科教项目;综合体建设规划上,参考市崇文小学建设地下停车场模式减轻校门口交通负担;加强关注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同时建议在建设好市级青少年活动综合体的基础上,办好片区活动场所,让更多孩子享受到政府校外教育红利。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表示将积极配合、加强服务、加强选址研究、加快项目推进。建议综合体建设要重视设计,选好设计单位和设计师;要注重安全,做好灾害抵御能力。

市文旅局也从规划设计、功能布局、如何使用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市城投集团则作出表态,将高质量完成建设工作,切实回应百姓关切。

领导关注推动落细落实

许静和宋怡玲两位政协副主席通过带队实地调研,感触颇深。宋怡玲表示,建设校外青少年综合体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要加快明确名称定位,组建班子,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要加快顶层设计,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要加快建设步伐,整体谋划,预留空间,分步建设。许静表示,建设发展我市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是市政协与政协委员们多年来一直关心的话题,也是市委、市政府近年来高度关注的民生项目。要重视目前我市公益性教育无法满足居民群众需求的问题,抓紧解决建设用地、业主单位等问题;要超前规划,综合上级要求和孩子需求,统筹室内、室外建设需求,尽快确定解决设计、使用等问题。

副市长方晓烈指出,市政府长期关注青少年宫搬迁问题,自2017年9月以来,多次对各时期收到的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建设方案进行讨论,积极推动项目立项工作。方晓烈就我市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的建设主体、责任落实等方面提出意见,他认为,我市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建设十分迫切,希望有关部门单位尽快确定选址,提前规划、倒排时间、节点破难、协同推进、尽快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市政协主席王道平指出,要尽快明确“时间表”,增强对校外青少年综合体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建设校外青少年综合体在提升青少年综合素养、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聚焦我市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短板,切实保障校外教育需求供给,以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要制订科学的“路线图”,增强系统思维,推动校外青少年综合体建设落地见效。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抓紧明确业主单位、代建单位,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凝聚相关共识;另一方面要统筹协调推进,尽早完成决策程序,整合各相关部门单位建设意见,搭建筹建专班,正排工序,倒排时间,加快项目推进。要打造标志性的“金名片”建筑,建设具有金平湖辨识度的城市精品。要保持工作定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校外教育,内容上要满足功能需求,体现综合性、普惠性、多元性,聚焦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健康心智和技能培养等,突出实践体验;建设上要尽量超前,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一个与“金平湖”金字招牌相称的城市建筑新地标、孩子们校外活动的新乐园。

(照片由市政协办提供)

实地调研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实地调研市青少年宫

实地调研市科普活动中心

赴桐乡考察学习校外青少年综合体建设工作

2021-08-05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43472.html 1 3 建设校外青少年综合体 助推教育供给侧改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