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笔记

不负师恩 不负教育

感恩我的师傅们给予我业务上的指导、心灵上的关怀、精神上的鼓舞,我也将始终铭记师傅们的谆谆教诲,以一名教育人应有的姿态去对待教育,对待生活,对待每一天。

■王 晓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遥想十年前还是象牙塔里的学生,而今的我踏上教师岗位足有九年。茫茫然之间,我回想起我的恩师们,遥想起一幕幕往事和谆谆教诲。

当我还是一名学生时,每一任曾经指点过我、教育过我的老师都深藏在我心头,无论他们年华几何,始终是青春的模样。当我踏上教师岗位时,也有那么几个被我称之为“师傅”的、最可爱的人。也正是他们,才能让我这个站在岸上观望的新兵蛋子迅速融入教育者的队伍里,直到站稳讲台。一路上,我清晰记得他们对我的耐心指点与关心守候,以及最真诚的期待。

初入教坛的那一年,学校照例给新教师安排了一对一的师傅。我的师傅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她姓徐,彼时是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长,教学经验丰富,为人和蔼,深得学生的喜爱。就这样,我开启了向徐老师学习讨教的暖心日子。那阵子,我的心是忐忑的,不论是出于对教学实战的紧张,还是对自身业务水平的担忧。不久,徐老师便看出了我的焦虑,主动邀请我观摩她的课堂。一来二去,在徐老师的课堂上,我关注到了她与孩子们的互动状态,学到了解剖教学难点的技巧,懂得了教与学的平衡。除了教学上的引领,徐老师还主动指导我进行论文的写作,点拨我聚焦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平时,师傅还会记得带上我参与办公室的户外活动,清一色女教师里,我俨然成了被关心爱护的对象——时常亲切地称呼我为“阿弟”。

岁月滚滚,我深知“青衿之志,履践致远”的道理。在徐老师的指点下,我很快掌握了教学之道,顺利入门。为此,我将所学所悟所思倾心注入每一天的工作中,力求知行合一,并一次次收获成功的喜悦。

第二年,学校调整了我的教学年级,顺理成章地给我安排了长期任教小学高段的吴老师和谢老师担任我的师傅。彼时,我不光担任教学工作,也担任班主任这一管理工作。因而吴老师是我的教学师傅,谢老师是我的管理师傅。幽默风趣的吴老师一改平日的形象,在我进入高段教学的第一时间,就字正腔圆地给了我思想上的准备——高段的教学压力和低段的教学压力存在明显不同。为此,我就乖乖地跟着吴老师了解高段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思路,在每一次询问与交流中增长自己的见识。一次次单元测试过后,我沮丧地发现平时按照师傅指点原原本本讲授的知识点,在自己班学生身上却是“千疮百孔”“不忍直视”。于是,我的管理师傅谢老师火急火燎登场,以解我燃眉之急。好的班级管理可以令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可见我的问题在于对学生的管理存在漏洞。循着谢老师给我开出的几剂“药方”,我竭力打造班级文化,柔中带严、刚柔并济,采取果断措施辅导后进生,激发中坚力量,将家文化代入班级管理之中。正是在两位师傅及时出手相助下,我的班级、我的学生开始焕发活力,使我终于不再晃晃悠悠、战战兢兢。

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丰富,学校也已不再为我安排师傅,但我的这些师傅们依旧会关注我的成长,为我的每一次进步而喝彩。每当我在市里获了奖,他们都会悄悄发个信息鼓舞我。一次在省里获奖后,我的师傅们更是跑到我面前,给予我更多肯定和鼓励。正是在我的可爱的师傅们的引领下,我愈加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珍视每一天的工作,与老师们徜徉在充满挑战的教育征途上。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感恩我的师傅们给予我业务上的指导、心灵上的关怀、精神上的鼓舞,我也将始终铭记师傅们的谆谆教诲,以一名教育者应有的姿态去对待教育,对待生活,对待每一天。我想千言万语的感谢不是师傅们所希望的,唯有以奋斗的姿态、勇猛精进的态度去开垦教育的田园,才是我的师傅们所希望看到的,不负师恩、不负教育。

2021-07-22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38751.html 1 3 不负师恩 不负教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