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实习生、见习生到来,我也会手把手教他们怎么抽血,也会撸起袖子,亲身示范,做第一个教他们抽血的老师。我想,或者他们的心中也开始默念我为小师傅了,这样的感觉还真是不错。
以前我一直想不明白,老师和师傅的区别。老师教的,师傅也教,老师可以是男老师也可以是女老师,师傅也可以是男师傅、女师傅。老师教的时间长?师傅可以更长。现在,就是今日今时,我突然领悟到,师傅总是比老师少;人的一生可以遇到很多老师,但是能喊师傅的能有几个?对师傅的感情可能更深厚些,才喊得出“师傅”两个字,往往那个倾囊相授的人,你才情不自禁地、毫无保留地、发自内心地喊一声“师傅”。而我,此时此刻,在这出太阳下雨的清晨,想起了我工作中的第一个师傅,熊哥。
熊哥是我大一暑假去平湖市中医院检验科见习的时候相识的。2003年的夏天,也是这样的日子,我以为刚刚读好大一,什么都还不会,估计也没人教我,也教不会什么的。结果因为熊哥却成就了我收获满满的一个夏天。
第一天来到检验科,大一新生的我稚气未脱,第一年参加工作的熊哥未脱稚气,经主任安排,熊哥成了我的第一个带教老师,于是我从此口头喊他熊哥,心中默念小师傅。熊哥做事认真仔细,干活井井有条。第一天就带我参观检验科,认知检验科的操作流程,各个岗位的分工,并把科室哥哥姐姐叔叔阿姨都介绍我认识,使我第一天就在科室里熟络起来。然后分配我整理分拣化验单的工作,什么医生什么科室,一一归纳整理好,化验单送过去,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很多中医院的医生名字。我以为见习日子就是这样平淡地过着,没想到在认识熊哥的第三天,他突然跟我说:“你可以跟我学抽血了。”我完全吓傻了,忙说不敢。熊哥撸起袖子对旁边笑得开心的小燕子姐姐使了个眼神,于是熊哥就亲身示范,燕子姐教我怎么绑扎脉带,怎么消毒,怎么进针,怎么松绑,怎么把血放回试管,两个人谈笑间,让我见识了一针见血,突然对检验这个工作,我的眼睛里有了光。然后在2003年的暑假,我出现在了中医院检验科的抽血窗口,难以忘记第一次扎针的紧张,一针见血后的惊喜,惊喜到没有松扎脉带就拔出了针头。
如今,我这个当年熊哥的小徒弟,也早已是工作十几个年头的老员工了,每当有实习生、见习生到来,我也会手把手教他们怎么抽血,也会撸起袖子,亲身示范,做第一个教他们抽血的老师。我想,或者他们的心中也开始默念我为小师傅了,这样的感觉还真是不错。
■潘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