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金睿敏
通讯员 徐 凯 毛思伟
近年来,我市坚持用心用情,谱写退役军人服务新篇章。今年,我市作为浙江省退役军人“一中心两站”服务平台建设的“起航地”,在“1555”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全省“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年”活动精神,创新载体,精准施策,坚持以退役军人需求为导向,按照“懂军人、爱军人,全心全意服务退役军人”的理念,突出政治建站、依法治站、科技强站、服务兴站的要求,全力打造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2.0升级版。
“老兵壹家”服务平台凝心聚力
“我是老卢,我家这周六又有活动啦,大家有空来我家喝茶、聊天!”今年4月初,钟埭街道永兴社区兴业新村的“老兵壹家”正式开门营业,地点就在退役老兵卢洪明家里。自从“老兵壹家”成立后,身为班长的老卢就变得十分忙碌,时常在有着316人的“老兵之家”微信大群里“吆喝”,欢迎全市的退役老兵来自家“做客”。“我就是被老卢‘招徕’的,这里环境好又清静,而且老卢这个人又健谈,我有事没事就喜欢来这里坐坐,几个老兵聊聊以前的军营日子,讲讲现在的幸福生活,心情别提有多舒畅!”77岁的退役老兵冯金根对“老兵壹家”赞不绝口。
“光是我们钟埭街道永兴社区就有109名退役老兵,很多老兵在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争中受过伤、流过血,立下过赫赫战功,他们都是为祖国的繁荣作出巨大贡献的人。”钟埭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李雪锋说,“‘老兵壹家’的存在就相当于让这些老兵有了一个能坐下来的‘谈心室’、一个有归属感的‘暖心阵营’,老兵们可以在这里将自己的困难事、烦心事提出来并得到解决,也可以在这里享受到全身心、全天候、全方位的退役军人服务。”作为服务退役军人的“最后一公里”,永兴社区的“老兵壹家”只是一个“小驿站”。今年,我市积极打造退役军人“一中心两站N家”四级服务载体矩阵,在113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内打造“老兵壹家”412个,到目前已完成409个“老兵壹家”建设,至7月底基本实现全覆盖,形成“遍地开花”的局面。
“老兵本色”积分管理赋分激能
“老兵本色”积分管理是激励退役军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离军不离党”的一针“强心剂”。“现在只要有老兵来参加活动都会有相应的积分,我会将这些记录在册的积分情况定期‘晒’在微信群里,让大家瞅一瞅、赛一赛、比一比。”老卢拿出一本写着《平湖市老兵壹家班长(轮值站长)服务记录本》向记者展示道。“比拼晾赛”的形式充分调动了退役军人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会将这些积分与优待服务、‘双推优’、评先评优等相挂钩,同时这些积分还可以兑换相关学习用书和生活用品,通过不同的形式激发退役军人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让‘小积分’带来‘大作用’。”平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邹勤良说。
“军徽报本”党建品牌鱼水情深
党建引领,方显英雄本色。当前,我市以实施“军徽报本”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核心领航、军徽铸魂、服务同心、报本追源“四大工程”,切实加强退役军人党性意识和政治觉悟,深化退役军人“三百人才”培育工程,将各项优抚政策落到实处。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意深,退役军人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在“报本”,新埭镇老兵爱心接力团、新仓镇芦川社区爱心早餐铺项目、钟埭街道“五水共治”志愿队……如今,在全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以退役军人为骨干的志愿者队伍、老兵先锋队、突击队等,积极发挥退役军人在全域秀美、社会应急、平安建设、抢险救灾、保障重大任务中的突击队作用。“他们中的很多人既是老兵又是党员,双重身份让他们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脱下军装守护百姓安居。”邹勤良说。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如今,我市的退役军人服务建设政策执行有力度、权益维护有保障、需求平台有创新。“我们要将‘一朝参军入伍,终身为您服务’的工作理念贯彻到底,让退役老兵退役后也能感受到‘归队’的暖意,切实提升他们的荣誉感、归属感及获得感。”邹勤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