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民情联络员
履职记录本里有浓浓的为民情怀
“怀揣民声”助推高质量发展。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毛建明时刻不忘人民重托,替民发言、为民履职,被群众称为“选民代言人”。聚焦城市发展,他提出了加快同济路南延伸南环路建设以及对平斜公路当湖段实施超载治理等建议;持续关注教育普惠,提出了《关于要求沐阳小区、兴阳花苑教育列入城区划分的建议》;为推动乡村振兴,要求政府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专项行动、美丽乡村管护以及农村“五位一体”资金扶持政策力度等建议。本届以来,他共提交大会建议12件。
“争先进位”勤勉履职守初心。打开“平湖市数字人大平台”APP履职管理排行榜,毛建明的履职积分始终名列前茅,被代表们赞为“履职领头雁”。无论是人代会、居民议事会,还是闭会期间履职活动,毛建明从不缺勤,参加活动总是“有备而来”、掷地有声。翻开他的履职记录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选民群众的“交代”,梳理后的意见建议,以及相关部门的回应。本届以来,他连续三年被评选为代表活动积极分子。
“开门迎宾”续写联络站故事。毛建明除了代表、议事员和街道工委委员身份外,还兼任人大通界村联络站站长,被村民亲切地称呼为“民情联络长”。联络站在毛建明的组织管理下定期开展接待活动,并在站门口设置了民情直通码,做到线上线下同步接待,听民声解民忧。近期,联络站又“火”了,原因是联络站解决了通界村困扰已久的问题——春泉河一号桥路段亮化问题,再次“开门迎宾”,现场反馈热烈,亮化工程成为乡间路上的“夜明珠”,并作为联络站故事,被村民口口传颂。
从“薄弱村”到“网红村”,被赋予代言人、领头雁到联络长的称谓,毛建明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步步成长为基层“网红”。
走访选民
日常工作兢兢业业
在人代会上审议发言
探索建立“股份分红+善治积分”社会治理新模式
“活水思维”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一名扎根基层整整24年的村干部,毛建明将全部精力倾注在了农村发展上,积极申报经济薄弱村帮扶项目、盘活乡村建设平台和资源、牵头筹建村级公共服务项目等,深入推进强村计划。投入2848万元参与“沐阳大厦”联建、“飞地抱团”项目等;投入450余万元建设通界村便民文化健身休闲活动中心。在他的带领下,2021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550万元,为各项民生实事的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善治积分”激活乡村治理。经济实力上争先进位,乡村治理上紧跟其后。2018年为有效解决农村治理中农民主体缺位的问题,毛建明带领村班子在全省率先探索创新“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收益分配模式,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相挂钩。截至2020年底,通界村共发放积分激励资金24.82万元,银行授信达1.5亿元。该模式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治理8个典型案例,也是我省唯一入选的案例。
“红色力量”凝聚善治合力。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成效不断凸显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也成为毛建明思考的问题。他创新推出了发展党员“预查+修分+评议”、党员干部银发关怀等制度,建立“红+青”特色四方联盟。同时,成立平湖市星级志愿服务队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坚守卡点836小时。组建文体宣传队伍,“我们的节日”民俗保护传承活动登上了央视直播节目。
乡村善治中的“网红”
毛建明,现任当湖街道通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合作社社长,连续三届担任平湖市人大代表。在他的带领下,通界村从过去的年经常性可支配收入不足10万元增加到了如今的458万元,成长为全国有名的“网红村”,而他也被大家称呼为“网红书记”“网红代表”。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毛建明光荣地被评为嘉兴市优秀共产党员。
毛建明:基层“网红”养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