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你是否有犯罪行为?”“……根据嘉兴市司法鉴定所的鉴定结果,送检的你的血液中检出乙醇成分,含量为1.35mg/ml,已涉嫌醉酒驾驶……”一块电子显示屏、一台电脑、一套远程提讯系统,近日,只见本应出现在看守所提讯室内的检察官却“安然”坐在检察院司法办案区远程提讯室内一边调阅着数字卷宗,一边隔着大屏幕对14公里外看守所内的犯罪嫌疑人“隔空讯问”。
记者从检察院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总体社会治安持续向好,严重暴力犯罪逐年下降,包括危险驾驶罪在内的轻罪简易案件占比刑事案件总量六成以上,这些轻罪简易案件大都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犯罪嫌疑人主动认罪认罚,检察官提讯犯罪嫌疑人的流程用时较短,如讯问上文中的危险驾驶案的犯罪嫌疑人一般在20分钟,但是检察官前往看守所往返车程却需要1个小时,宝贵的办案时间消耗在了路上。“司法办案中法律文书送达、提讯嫌疑人、刑事庭审属于刑事诉讼的三大高频事项,每一个刑事案件都绕不过去。去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各类互联网远程技术在司法办案场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司法办案的效率。受到启发,我们检察机关也在努力探索如何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司法办案,以流程再造提升办案效率。”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包旭娟向记者反映。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三远一网”系统融合项目就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今年以来,随着全省数字化改革号角的吹响,平湖市政法各部门将送达、提讯、庭审三项高频事项放到更大场景中审视,整合公检法原有远程设备资源,破除部门工作和业务壁垒,谋划建设基于政法工作专网的远程庭审、远程提讯、远程送达系统融合项目,即在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看守所)和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之间建立用于远程多方庭审、远程提讯、远程送达的便捷、高效、实用、安全的网络视频系统平台,从而实现全程留痕和可视化管理,以“小切口”撬动政法“大协同”,推动送达、提讯、庭审三环节办案的数字化流程再造和系统重塑,在提升司法办案效率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司法执法。
法官、检察官“足不出院”就能对看守所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法律文书的远程送达、“面对面”远程提讯、“隔空”开庭审判……“三远一网”突破了传统模式上空间、时间的局限性,改变了现阶段司法办案人员对在押嫌疑人的提讯、庭审、送达的办案方式,通过跨部门视频工作业务的扁平化管理和协同使用,在实现办案源头数字化的同时,既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进一步使得办案效率提质增效。
今年4月,市检察院更是以“三远一网”系统融合项目为基础,申报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批数字检察应用场景创新任务——远程提讯联网项目,并成功领办全省试点。“下一步我市将依托省级试点项目,从纵向上打通省级和至少2个地市的远程提讯应用,满足全省跨区域远程提讯的业务需求,并制定一套全省远程提讯工作机制,办案人员‘一次不用跑’就能实现异地提讯在押犯罪嫌疑人。”包旭娟说。
■记者 金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