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金妹 通讯员 纪亚千
本报讯 “真好,真好,我们反映的问题不到一周就解决了,医生来看过了,我们都放心多了。”近日,家住林埭镇华丰村的73岁老人姜云祥,谈起上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的医生来村里义诊,还是激动不已。
原来,村里的年轻人大多住在城里,而老人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病和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平时只是到村部的医务室里看看、配个药,很少到大医院详细就诊。市农业农村局驻村干部王斌在5月中旬的一场“纳凉拉家常”会上,了解到了这一情况,便第一时间收集整理了村里老人的情况,联系了村里的乡贤——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胸外科的医生钟金龙,在钟金龙的牵线搭桥下,金山医院派了普外科、胸外科、疼痛科、血管科等方面的专家在端午假期为华丰村的村民们送上义诊志愿服务。
当天,在得知老人姜云祥腿脚不方便,没法到现场来就诊时,王斌带着钟金龙等人上门就诊,为老人解答了为什么一直会腰疼的原因,并嘱咐老人要多卧床静养。作为参加嘉兴市“百名年轻干部驻百村(社)网格大走访”专项行动的一员,王斌还利用自己从事农田建设的专长,提出了两个圩区“联圩并圩”,解决了徐家埭村横塘港圩区排涝来不及等问题。
市发改局驻村干部沈睿在走访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纳狮新材料企业时,发现该企业接下去的增资计划与原备案存在程序上的问题,于是她详细了解企业增资计划,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第一时间咨询相关职能部门,并梳理形成详细建议和办理步骤告知了企业,指导企业进行后续程序办理,得到了企业的好评。“我们作为年轻人,就应该在基层多锻炼,了解群众、企业的所需、所想、所求,努力让群众、企业心中的‘烦心事’变成‘顺心事’,让群众和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沈睿说。
带着走访记录簿,走进驻村村民家中,同村民聚一聚、见见面、聊聊天,聆听意见建议,做好记录汇总,推进整改落实,成为我市驻村干部们每周的工作。从今年5月起,我市紧扣嘉兴市“百名年轻干部驻百村(社)网格大走访”专项行动的相关要求,推动年轻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诉求,努力办成一批群众最期盼、能够办得成的实事好事。在网格大走访中,驻村干部们走村入户听民意,走出对党恩情、走出问题掌握、走出发展实效,访出为民感情、访出方法路径、访出平安满意,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党史,促进党史学习教育下沉村(社区),在群众中营造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