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金妹
本报讯 一个专为百姓排忧解难,免费化解矛盾的“解忧会客厅”;10支在职党员志愿服务队的队长担任解忧会客厅的联席厅长,一个“社区+能人+品牌”的多元化人民调解新模式……近日,当湖街道特色基层矛盾调解品牌,“春法”调解工作室在东湖社区正式揭牌成立,这是该街道探索“友邻尚法”机制培育的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
望着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60多岁的许春法心里充满了责任感。“生命不息,奉献不止。人民警察这个身份没有退休的一天!有了这个新的宣传阵地,我就可以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了。”许春法开心地告诉记者。说到老许,在“交警圈”内可是大名鼎鼎。他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金字招牌”,曾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省劳模”等荣誉。退休后,更是发挥余热,热心于调解事业,积极探索矛盾纠纷调解新举措,有着非常丰富的调解经验。
“春法调解工作室”充分利用了优秀社区调解员扎实的调解功底、较高的社会威望、亲和的个人魅力以及群众信赖等优势,将群众需求转化为落地项目,充分利用“娘家人”的优势作用,推动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向“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基层,全面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据悉,为了更好地推进“友邻尚法”工作,当湖街道还在东湖社区建立了10支在职党员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队长同时担任解忧会客厅的联席厅长,开启“社区+能人+品牌”的多元化人民调解新模式。在“春法”调解工作室成立后,许春法还会和几个队长“老娘舅”每月轮流在解忧会客厅开展坐堂“门诊”,为“家事、难事、烦心事”开出解药,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春法”调解工作室,只是当湖街道“友邻尚法”机制的一次生动实践。近年来,当湖街道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创新探索了“友邻尚法”机制,通过友邻这一群体,全面了解动态,快速找准诉求,同样借助友邻这一力量,强化个案分析,高效联动调解,真正引导群众解决群众事,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截至目前,当湖街道运用“友邻尚法”机制,经当事人同意调解后,做到件件调解。目前已成功调解行政复议案件3件、行政诉讼案件1件,为提高行政工作效率、节约司法资源提供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