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名片】当湖街道水洞埭社区党委下设7个支部,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通过点对点、面对面方式为居民提供服务。以“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的服务宗旨,凝心聚力,匠心打造“同心汇”商圈党建联盟、“党员红色加油包”、“CAD数字民情导航图”等党建特色项目,努力构建一个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社区。
【党建好故事】“你好,请问这里能修磨刀剪吗?”“当然可以,我很快就能帮你磨好。”缪新民在水洞埭社区成立了一家老缪工作室,除了在营业时免费为残疾人修理生活小物件,他还通过商社益栈平台加入了水洞埭社区商圈志愿服务队伍,在每个月的15日以流动形式下网格为社区居民服务。“之前有次活动在宣传时忘记限定人数,许多居民慕名来到老缪的服务摊位前,不到半小时,就堆满了13把剪刀、5把刀。当了解到居民修磨刀剪的强烈愿望时,老缪还主动提出在服务时间内来不及磨的刀剪,带回去磨好之后放在门卫室。”市民小张说。
随着商贸服务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平湖中心城区逐渐形成了多个集商务、餐饮、休闲等不同经营业态的商圈综合体,这也是水洞埭社区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管理问题也随之而来,各商圈小组中的党员群体数量又比较少,且分布散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多次走访考察,最后成功化问题为特色,在2017年10月27日成立平湖市首个商圈联合工会,同时打造了圆桌议事机制,取名为商圈‘益家亲’自治圆桌汇,将商圈治理中涌现的痛点、堵点加以分析研判、共商共议、妥善解决。再结合各个商户不同的功能属性,我们在2018年10月搭建了‘同心汇’商圈党建联盟这样一个极具特色的服务平台。”水洞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凌在良说。
这些独具特色的服务平台的落脚点都是为了能够实现居民自治,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去。“所有证件都给你们办好啦!现在,你们一家的未来生活基本保障问题也解决了,之后再遇到什么问题也要记得及时来隔壁找我们!”这一幕发生在朝南埭新村邱斌的家中。原来,邱斌一家属于特殊家庭,年迈的母亲和需要特殊照顾的儿子在生活上面临许多不便,凌在良在了解到他们的实际情况后,通过红色加油包平台招募志愿者,发动附近的居民,让居民之间互相帮助,这场持续三年的服务长跑就是对“居民自治”最好的诠释。
实现居民自治更需要党员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居民们主动参与到美丽家园治理的工作中,东湖丽景花园就是在这样的党员引领居民自治的方式下有了巨大的改变。“我们刚接收东湖丽景花园时,很多治理工作都无法顺利展开,为了能够让工作尽快步上正轨,满足居民们的需求,党组织成员一个一个地去整理和收集小区内所有的党员资料,利用这些资源让党员们先带头做实事,再由他们引领居民自治。现在,走进东湖丽景花园,能看到车辆都有序的停放在指定的位置中,小区的绿化也让人耳目一新。”凌在良说,包括之前开启垃圾分类和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工作时,小区居民都会主动安排人员前去监督,所有居民都能按要求投放垃圾,共同建设他们的美好家园。
“一个党组织,最终目的就是服务好群众,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现在通过互联网,居民们可以随时讨论问题和阐述需求,而社区党委的工作则是要将这些资源整合好,并且能够快速且精准化地组织好志愿服务,这也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去努力探索的方面。”凌在良说。
■见习记者 王茹彤
平湖·十个支部故事②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