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晓雯 通讯员 徐佳伟
近年来,我市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秉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理念,法治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速,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十三五”期间,我市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示范区、全省“七五”普法中期验收成绩突出县(市、区),2018年、2020年两度荣获全省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2020年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社会满意度评测排名全省第三,2021年成功创建为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市、区)……
“我们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平湖最根本的保证,从体制机制建设、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普法宣传等方面提质增效,着力推进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法治平湖建设,全力打造金平湖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之地,为加快建设‘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新崛起之城夯实法治根基。”市司法局主要负责人说。
坚持党的领导 法治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看点】
去年9月14日,我市举行法治平湖(法治政府)建设业务培训班,首批19名法治监督员受聘上任。
这19名法治监督员分别来自我市各行各业,受聘后他们将重点围绕我市法治建设中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监督工作,在法治平湖、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中发挥作用,为平湖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将法治建设情况列入市委巡察计划,纳入巡察清单,成立了联合专项巡察组,对13个党委、政府部门开展一并巡察,实现法治督察与市委巡察工作的有效衔接、同步联动、双向督促。
【盘点】
新一轮机构改革后,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法治建设系列决策部署要求,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重要职责,我市在不断深化依法行政体制机制建设上不断努力。制定出台《平湖市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实施办法》《2020年平湖市法治督察工作计划》,建立起督察工作制度,就是其中的一项。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第一责任,去年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我市法治工作汇报,主持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制定下发《2020年法治平湖建设工作要点》,并将原法治平湖建设领导小组升格为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作为市委新设的议事协调机构,并下设办公室和执法、守法普法以及司法三个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司法局,统筹协调全市法治建设工作。同时,出台《关于加强镇街道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在各镇街道党政办设立法治室,配备专职法治员,实现了镇街道、市级部门法治工作机构、人员、场所、经费、职责、制度“六到位”“六提升”。
此外,按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我市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建立起市委党内法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党委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加强对党委文件、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审查。严格执行党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狠抓党内法规执行工作。扎实推进党务公开,探索建立党委及其工作部门党建工作清单和权力清单制度,积极加强在党务公开内容、平台载体、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实践。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强化考核评价,抓好督促检查,去年6月我市出台了《平湖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意见》,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依法治市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对法治平湖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能够进一步拧紧‘责任螺丝’,提高履责效能。”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坚持人民满意 政府依法履职水平不断提升
【看点】
“真没想到现在办理占掘道路、绿化等审批手续那么简便,且速度那么快。原本需要逐个办理的审批项目,现在能一起承诺办理,申报后立即就召集规划、建设、交警等多个部门完成踏勘,半天就办理好了手续。为平湖这项改革点赞!”说起企业的办事经历,平湖市广陈天纯自来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高兴地说。
去年10月15日上午,经过半天时间的受理、踏勘、审核,平湖市广陈天纯自来水有限公司顺利办理了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审批、挖掘城市道路审批、临时占用城市绿地审批、城市道路占用费征收4个审批事项,成功实现了审批时间从20个工作日压缩到一日办结。
【盘点】
数字化改革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迭代深化。近年来,我市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统领,推行“秒办、一次办、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帮代办”改革,积极打造“最多跑一次”改革升级版。在全省率先对涉路涉绿审批进行“数字化”赋能,实现“多跨协同”应用机制;交通事故“非现场快速处理”改革做法在浙里改“改革实验室”刊登;商品房收房领证“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在嘉兴《弄潮儿》刊登,并获嘉兴市领导批示肯定……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通过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我市不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与此同时,我市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进“无证明城市”创建,向社会公布证明事项取消和保留“两张清单”,即取消证明材料清单和保留证明材料清单。截至目前,全市共取消证明事项216项,事项取消数量位于嘉兴前列,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环节和证明材料,确保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事项100%取消。
依法规范行政权力、全面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平湖的关键所在。除了在当好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员”上下真功夫,我市在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方面的工作同样可圈可点。推行跨部门联动执法,健全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审核三项制度,行政执法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与此同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实现重大行政决策、政府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100%全覆盖,建立健全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机制,出台《加强和改进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的实施意见》,实现全市党政机关、镇街道、村社区和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统筹管理全覆盖。
此外,我市积极顺应行政争议多元化、复杂化发展态势,将“息无讼”理念融入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探索建立平湖嘉善两地三方跨区域“诉调对接机制”,推动行政案件异地管辖后有效对接。在全省率先编制《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指引》,建立健全“1+8+X”市、部门、镇街道三级行政争议化解运作机制,首创“五五”行政争议化解模式,引入检察院力量参与化解工作。
“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288件,2020年案件数较2015年增长152%,纠错率由17.39%下降到3.44%。在全省率先创新发布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指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行政诉讼败诉率稳步下降。
坚持普法宣传 市域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看点】
“请问哪里有组织的志愿活动,我想让儿子参加志愿服务,让他能多接触社会……”日前,社区矫正对象黄某跟当湖街道沐阳社区党员志愿者山娟花说。
原来,黄某的丈夫在老家监狱服刑,她独自带着两个儿子在平湖生活,大儿子长期在家沉迷于游戏,不上学也不外出,情绪多变,这次更是对她大打出手,不得已报了警。“小红帽”山娟花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建议黄某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与治疗,然而效果甚微。随即,山娟花又及时将黄某儿子的情况反映给街道司法所和社区,实时关注其家庭的最新动态,主动为黄某联系到同是党员志愿者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科医生、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张勇,给予他们更多专业的帮助。并表示,会一起持续关注孩子的变化,如有问题可随时与司法所或党员志愿者联系。
【盘点】
在平湖,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近年来,我市借助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优势,将社区矫正工作与基层党建体系相融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打造了社区矫正“先锋助矫”特色品牌,积极开展“先锋助矫”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和帮扶社区矫正对象融入社会。截至目前,我市已编制完成5大类25个社区矫正全流程帮扶工作规范,全市线上线下共招募“先锋助矫”党员志愿者618人,组建“先锋助矫”帮教团9个,党员志愿者与社区矫正对象结对帮教率达100%。
“先锋助矫”是我市深化普法宣传、不断完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结合实际,将普法宣传作为法治为民的重要实事来抓,不断改进和创新治理方法,积极整合公共法律服务站点、法律顾问、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等各类资源,实现网上法律服务、“12348”热线、线下“三位一体”平台、24小时全天候服务,市域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宪法进万家”和“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以“宪法十进”(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家庭、进网络、进“两新”组织、进宗教场所)为抓手,依托“法韵平湖”全媒体平台和市、镇、村、组四级法治文化阵地,以及公共法律服务站点、“之江法云”微信塔群等平台,全面宣传宪法及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并创新开展“跟着西瓜娃娃学宪法”活动,组织普法讲师团进行巡讲,开设短信宪法小知识客厅,点单式推进基层送宪法等活动,让宪法及法律知识融入到党建、环保、青少年保护、老年人保护等各领域。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坚持分业、分类精准普法,我市研究制定了《关于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的实施细则》,并制定成员单位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顺利通过“七五”普法终期验收,毗邻普法示范带、融媒体多元普法体系、新埭肖家村无讼法治文化村落、“满地红”法治农家乐等普法特色亮点纷呈。“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建成法治文化阵地50余个、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个,当湖街道北河溇社区、新埭镇星光村创建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市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1个,占比嘉兴第一,较“六五”普法期间增长340%,其中钟埭街道实现全省首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全覆盖。
扬帆启航新征程,乘势而上谋新篇。今年,我市成功创建为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市、区),成绩来之不易,未来更需努力。接下来,我市将重点围绕建设全省首个法治综合体、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推进“八五”普法开局等方面工作,全力以赴打造金平湖高质量发展的法治高地,为建设“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新崛起之城夯实法治根基,力争在五年内成功创建法治中国示范区和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