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论苑

崇高的信仰,坚定的追求

——读《他们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

■ 胡忠伟

《他们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刘金田、毛胜撰写,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首主题宏大、内涵丰富的主旋律颂歌。再次捧读此书,深深地为它所展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崇高而坚定的信仰追求、一心救民于水火的担当意识而折服、感动。

全书通过100位道路不通、经历不同、目标不同的人,从主义、信仰、理想、希望、道路、革命、大义、光明、事业、友谊等十个方面,记述了他们最终共同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客观事实,告诉人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华民族的选择,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事业的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事实也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近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几十个人的小党,发展到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其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磨难挫折和艰难困苦,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持续繁荣发展。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他们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一书,很好地诠释并回答了这个问题——五湖四海的同志们,一个又一个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如百川归海。这种选择是一种理智,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必然,这是因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正是基于为人民谋幸福这样一个崇高的信仰,才始终坚守着他们的选择。

全书以纪实文学的手法, 描述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早期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感召下,纷纷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过程;记载了邓颖超、李先念、恽代英等老前辈们,不受任何艰险和坎坷的阻挡,而始终坚定对中国共产党信仰的凛然大义;描画了任弼时、瞿秋白、周恩来等先进分子,在为了救亡图存、复兴中华的道路选择上进行的艰辛探索;记叙了朱德、陈毅、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选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的艰难经历;描写了林伯渠、罗荣桓、叶挺等先进分子,经过比较与选择,最终认准“中国共产党是拯救中国的希望所在”的赤诚之心;表现了彭德怀、何叔衡、彭湃等革命者,因为理想而不在乎一己名利,选择真心实意为人民谋福利,体现了他们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高尚情怀;描述了宋庆龄、张澜、何香凝等爱国民主人士,毅然放弃中间道路,走出黑暗的国统区、走进明朗的解放区的坚强意志;记述了傅作义、蔡廷锴、张治中等国民党高级将领,纷纷高举起义大旗而跟随共产党的坚定决心;抒发了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科学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选择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奉献精神;载述了斯诺、史沫特莱、白求恩等外国进步人士,在中国参加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颂扬了他们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革命情结和深厚友谊。回望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正是这些凝聚着鲜血、创痛、决心和毅力的选择,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尽管这些先进分子选择中国共产党的缘由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历史趋势、做出正确选择的胆识和魄力,无不令人击节称叹。

本书就是这样,通过若干不同群体、不同个人的选择,最终走向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紧紧围绕“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这一叙事主题,进行了感人肺腑、令人信服的解读,印证了一个道理: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坚定追求和英勇斗争。共产党人崇高的信仰和坚定的选择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把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从胜利推向胜利,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马克思说过:“如果我们选择一种能够对人类作最大贡献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感到负担太重,因为这是为一切人而牺牲。”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之下,中国共产党凝聚了一大批忧国忧民、有理想、有抱负、不怕牺牲的爱国志士,他们始终捍卫心中的主义,追求不变的信仰。正是秉承着这样崇高的信仰,才使他们可以抛弃一切,义无反顾。他们所处的年代,是一个理想最容易破灭的年代,但是他们用自己的坚定信念,硬是创下了一片属于人民的天空!

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前半叶,中华民族灾难深重。清廷的覆亡是一个命定的结局,但武昌起义的成功,却几经周折。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该何去何从?中国这艘大船在风雨中飘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在中国大地广为传播,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带给国人狂飙突进般的头脑风暴。大浪淘沙,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1921年7月23日,十几位年轻人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的一幢石库门楼房,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的南湖,在一艘红船上,他们宣告了一个全国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他们平均年龄28岁,代表全国50多位党员。正是这群热血青年,由于他们的选择,顺应了历史潮流、代表了人民利益,最终人民也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没有其他选择比这更影响深远!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就此焕然一新,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1949年,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全国政权。近100年的曲折发展,中国共产党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古老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也在她的领航下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他们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以一连串启迪教育后人的励志故事,史笔与文笔并重,既增强了可读性,也提升了学术价值,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启迪后人,催人奋进,唱响了一个百年大党的奋斗之歌。

2021-06-02 ——读《他们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23020.html 1 3 崇高的信仰,坚定的追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