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旭东 李春霞
本报讯 5月29日下午,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家长会在新凤鸣集团浙江独山能源有限公司召开,让家长与学生零距离面对企业,详细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环境与发展态势。当天,市职业中专高三化工专业共有42名学生、39名家长来到现场,与企业面对面交流。
实际上,这场家长会也是独山能源与职业中专首届“独山能源班”的开班仪式。为了让家长们对企业有更深刻的了解,放心地让孩子就职于独山能源,家长们实地参观了企业的中央控制室和实验室等地,使他们对化工行业有了新的认识。浙江独山能源是我市首个单体产值超百亿的公司,目前三期项目正在建设中,待全部投产后,将形成年产900万吨PTA、210万吨功能性纤维产能,同时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这对高三新凤鸣定向班的学生来说,是很好的就业方向,也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当天共有39位学生与独山能源签订“虚拟定向班”,罗今正是其中之一。
“当孩子听到学校里有‘虚拟定向班’这种模式之后非常高兴,不仅解决了他以后的就业问题,还让孩子在寒暑假有了实习的地方。通过企业的定向培养,也将更加锻炼孩子的职业技能。”罗今的母亲陆文益告诉记者。实际上,在参观企业前她有许多顾虑,在她的印象中,化工产业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等问题,她担心孩子来这里工作会影响他的身体健康。“今天来这边参观后让我对企业的整体形象有了新的认识,感觉企业文化和发展都非常好,孩子毕业之后来这边就业我也更加放心了。”陆文益说。
职业院校的发展只有根植于企业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企业为职业教育提供源头活水,也让自身持续健康发展。校企合作对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三元’育人模式,更好地促使学生大学毕业后回流家乡,更好地为我们地方产业经济作出贡献。”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姚雁说,接下去他们将与更多的高校、企业开展合作,除化工专业外,其他专业也将开展类似的“三元”育人模式。
据了解,职业中专与独山能源的“虚拟定向班”,以学校原有的化工“3+2”班级为依托,学生在3年职业中专学习后,再用2年到大学学习。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见习实习,整个学习过程由高校、企业、中职三方共商培养方案,一体化设计教学环节。企业还会出资设立奖学金,激励学生学习,学生毕业后经考评合格,可直接到企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