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时间】2021年5月18日
【蹲点企业】浙江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现场直击】在浙江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聚精会神地操作仪器,一根根用于检测半导体芯片的探针就这样被生产出来了。
“我们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的产品为外径尺寸0.3毫米的探针,每天最多可以生产7000根以上。”浙江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业务部主管潘玲芳说,依托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效,目前他们公司已经可以规模化生产外径尺寸0.1毫米的探针了。探针细小且精密,然而组成这根探针的零件则更为精细,因而整个探针在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恒温恒湿。“探针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如果环境出现变化的话将对探针的精度产生影响。”潘玲芳介绍说,每根探针都由针杆、弹簧和套管三部分组成,弹簧放置于套管之间,两侧由针杆相连接,探针组装完成后再进行铆接,随后便是对探针性能等方面的测试。
【亮点解密】浙江日拓成立于2014年10月,公司在建立之初,就选择以高起点来迎合电子行业日趋精密的测试要求。“那时候我们主要以代加工为主,只有精密的生产技术,却缺乏独立研发生产的能力。”浙江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林说。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也为了赶上数字化发展的浪潮,公司在3年前着手探索新型探针,将探针的外径尺寸缩小为0.1毫米。产品最小外径尺寸上取得的突破,正是他们企业得以在众多同类企业中脱颖而出的决胜“法宝”。不同的探针,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也是“天壤之别”,部分代加工的0.3毫米探针每根利润仅在4元到5元,而0.1毫米探针的每根利润则在20元左右,科研带来利润上的改变,让浙江日拓更坚定了科研的道路。
对于数字行业,尤其是对于半导体芯片的检测来说,外径尺寸越小,竞争力就越大。“芯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其内部构造也越来越复杂,我们只有跟上时代最先进的技术,才能迎来突破和发展。”朱林说,经过几年的科研投入,目前他们以“微细精”领跑于探针行业,公司已经成长为国内领先的探针测试解决方案优秀供应商。浙江日拓的规模并不大,目前仅有员工50人左右,但其中有近10人从事与研发相关的工作,每年产值的5%到8%也都投入到了研发中,外径尺寸0.1毫米探针的良品率也从不到一半增长到80%以上,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好评。
“接下去,我们将继续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保持产品技术的行业先端性,确保市场竞争力。”朱林说,目前他们正在以0.08毫米的外径尺寸为目标开展研究,同时也在进一步优化已有产品,目标将0.1毫米探针的良品率逐步提高到90%以上。另外,浙江日拓还将加大机器换人的力度,加大研发设备及测试设备方面的投入,形成年产2000万根微精密探针的生产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日拓所需要的研发设备及测试设备均是由企业自行设计研发。
【蹲点札记】数字化进程中,停滞不前就意味落后于时代,只有跟上最新的发展进程,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才能为企业搏来高质量发展的明天。浙江日拓从代加工到科研导向,创新发展的背后,实现的不仅是效益的增长,更是企业在行业影响力的提升。
■记 者 林旭东
通讯员 曹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