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新埭以“一村一特”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

本报讯 “新埭的先贤名人张庭济是轰动一时的‘五四’运动中向美国公使请愿的4名北大学生之一,祖籍在新埭镇的牌楼村……”近日,一堂《泖水长河中的红色印记》党史学习教育党课在新埭镇泖河村的尔安书院娓娓讲起。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和新埭镇的团干部们齐聚一堂,听浙沪讲师团成员邱晓霞讲述了新埭“五四运动”先驱张庭济、新埭镇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始末等红色故事,共同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也是新埭镇泖河村的一大特色。

浙沪共听一堂课,共忆一段历史,这在新埭镇特别是泖河村来说是“家常便饭”,泖河村和金山区枫泾镇下坊村毗邻而居,往来密切。去年两地整合资源,共同组建了浙沪青年讲师团,并将新埭镇的尔安书院、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同心家园和枫泾镇的中岳文创园、沪枫茶园等阵地连点成线,作为特色宣讲阵地,初步形成了浙沪理论宣讲工作常态化格局。“今年我们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宣讲重点,还在泖口古镇设立了‘清风书场’作为参观、展陈和讲课的又一阵地。”浙沪青年讲师团领队杨天昊说,当前在“清风书场”里展示的正是包括《泖水长河中的红色印记》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新埭党史。接下来,浙沪青年讲师团还将通过进企业、进礼堂等方式,将金山和平湖两地的党史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广泛地宣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两地群众中入脑入心。

浙沪青年讲师团作为泖河村的一大品牌,在密切泖河村和下坊村浙沪两地关系的同时,也积极助力了两地乡风文明。以文明浸润乡风,以乡风助力文明,在新埭镇,不仅是泖河村,每个村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创建了自己独有的一个特色文化品牌、一支文化工作队伍,作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抓手。旧埭村围绕村内花卉特色产业,由村班子成员和乡贤代表共同组成了花卉志愿服务团队,对村内的花卉企业做好基地用地保障、完善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沟通协调农用设施等服务,助力村级特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虹桥景苑社区以“文明微管家”为抓手,引导微管家们走进网格、走进居民家中,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聚民心,在垃圾分类、疫情防控等工作中成为了党委政府工作的好帮手。此外,兴旺村以“平安”带“友邻”,携手共建浙沪文明风景线;鱼圻塘村以“老兵爱心接力团”为抓手,弘扬乡风文明;大齐塘村以“青教行动”送学“七彩课堂”,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等,都是新埭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靓丽底色。

“我们希望通过‘一村一特’,充分挖掘各村特色文化资源,在每个村创建一个品牌、建立一支队伍,激发各村文明风尚,形成新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多彩画卷,助力乡风文明,推动基层治理。”新埭镇党委委员马亮春说。

■记 者 李雨婷

通讯员 徐佳丽 顾秋叶

2021-05-24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20289.html 1 3 新埭以“一村一特”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