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感谢微网格长为我们群众排忧解难,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说这句话的是家住广陈镇三红村杨家泾的费小弟。近日,费小弟家中因抽水马桶水箱储水出现了问题,年近八十的费小弟只能每天提水冲马桶。在本次网格大走访中,微网格长李福根在入户时发现了这一问题,热心的他主动询问原因,费小弟表示家中马桶已经坏了好多天了。李福根了解到情况后,立即检查水箱储水出现问题的原因,经排查发现马桶已经陈旧,导致马桶水箱内有太多的残渣,水箱进水阀无法正常开启。当天下午,李福根便带着维修师傅一起对水箱进水阀进行维修,半小时后问题终于迎刃而解,马桶水箱又能正常进水了。
这是一件小事,也是办到百姓心坎里的暖心事,而在农开区(广陈镇)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原来,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农开区(广陈镇)结合全市开展的“大走访”行动,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党史学习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服务群众中树牢宗旨意识,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
除了走村入户的实践活动,这段时间,农开区(广陈镇)的红色氛围也十分浓厚。“我们每个月都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还组织党员轮流讲党史故事,传承红色资源。同时,通过公众号进行红色作品展播,让更多人参与到党史学习中。”广陈镇党委委员佘海华说,此外,各村社区的专题学习活动也是丰富多彩,充分利用木雕、绒绣画、钹子书等传统文化进行多形式的党史宣传教育,营造了全民学党史的浓厚氛围,切实拉近了党群、干群的关系。
农开区(广陈镇)与群众的“心连心”不只体现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上,在服务方式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为提升政务服务满意度,农开区(广陈镇)便民服务中心创新工作方法,从“面对面”柜台式转变为“肩并肩”帮办式服务,用“贴心”服务打造“暖心”大厅。
走进便民服务中心的大厅内,传统的一整排办事窗口已经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独立的办事位子,工作人员与办事群众可以实现“肩并肩”就座,开展“一对一”指导,实现“无障碍”交流,为群众办事带来更轻松、高效的服务体验。作出整改的还体现在公安服务区,不再是不同警种不同窗口,而是事关公安的各项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了同一个窗口,实现“不找警种、不分窗口、一次办成”的服务模式。
“目前,‘肩并肩’办理模式覆盖的事项已经包括社保医保、社会事务、商事登记、公安服务和公共服务。基本能满足群众的办事需求,有效拉近了群众与政府的关系。”广陈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李荣娟说,农开区(广陈镇)便民服务中心将以“肩并肩”服务改造为契机,围绕“让服务暖心,让群众放心,让企业舒心”,升级成为环境更优、服务更便捷、智能化水平更高的一站式服务大厅,让服务模式的“肩并肩”转变为党群、干群关系的“心连心”。
■记 者 居丹荔
通讯员 钱雪平 倪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