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王茹彤
本报讯 蕴藉深刻内涵的清御赐高士奇“忠孝之家”鎏金铜印,集高贵典雅与纯洁质朴于一身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兽面纹玉琮,暗藏着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清道光二十一年平夷铁炮……走进平湖市博物馆,你可以感受到千年前的无尽风雅。
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旨在向公众宣传博物馆是社会复苏的重要推动力量,重新想象未来的博物馆以及它们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市博物馆新场馆的建设也切合了这一主题的深刻内涵。“为了让博物馆内容更加丰富,承载更多历史的记忆,我们在2018年开启建设新馆项目,新建场馆面积有2万平方米,该建设项目现阶段已完成幕墙外立面石材安装、室内隐蔽工程和室外场地回填等,预计在2021年年底前就能以崭新的面貌向大家展示历史的生命力。”市博物馆馆长杨根文说,新馆将结合现代科技,新增多样藏品,开展更加丰富的社教活动。
走进市博物馆新馆,柔和暗黄的灯光和空旷的大厅营造出了浑厚的氛围,庄严沉静的气息使该馆显得更加不平凡。市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原博物馆藏品8296件,分为陶器、石器、玉器、瓷器、书法、绘画等17个类别。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56件,三级文物1779件。
“以前我们一家人经常会去参加博物馆推出的社教活动,在亲子互动中了解历史,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孩子们对历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们非常期待新博物馆的建成。”市民赵晓明说。
近几年,市博物馆着力打造“博物馆奇妙夜”“爱上博物馆”“我与文物零距离”“行走的文物”“我在博物馆里过大年”“暑期少儿巧手探秘活动”等社教品牌。其中,“博物馆奇妙夜”获2020年平湖市社科普及创新项目。社教活动以展教结合为抓手,以夜游博物馆为亮点,组织开展手绘草帽、巧手圆作、剪纸和盘扣制作、面塑制作、传拓体验、西瓜灯雕刻、Mini拉坯等,共吸引600余组亲子家庭参与。
“未来市博物馆将成为一个连接现在与过去的重要纽带,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了解这过去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也将全力把新馆打造成金平湖新的文化地标,努力为城市发展提供文化自信。”杨根文说,市博物馆将始终坚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致力于发扬平湖的璀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