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金睿敏
通讯员 张其良
【蹲点时间】2021年5月10日
【蹲点企业】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现场直击】走进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分厂车间,一根根碗口粗的电缆被一圈圈缠绕在几个巨大的圆盘上,工人们正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你别看长得都差不多,但每一根电缆的工艺参数都是不同的,一旦生产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现差错,那就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我们每一个载具上都会有二维码实现追溯生产全过程。”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科科长袁宏蹲下身,指着圆盘上一个二维码向记者介绍道。而在另一边的一台挂壁工位机前,一名工人则对着电子屏幕上的“作业单”,手脚麻利地进行操作。“这是我们的一大亮招,执行进度是否需要加快、原材料是否需要补给都会反映在这张‘作业单’上,工人只要按部就班完成这份作业即可。同时当工人完成这道工序后,系统就会自动发信息至我们质检人员,到时质检人员就可以在平板上进行查看和检验,既节省了不必要的人力,又提高了生产效率。”袁宏说。行走在晨光电缆的车间内,虽然听到的是机器的轰鸣声,但听不到的“数字声音”却流传在每个角落。
【亮点解密】从1984年成立至今,经过30多年创新发展,晨光电缆已成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首要梯队供应商。2019年,更是成为第一家和国家电网联网的电缆企业,企业被认可的背后则是得力于晨光电缆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早在2017年,企业就“嗅到”数字化改革的气息,率先启动了一期MES项目的建设,截至目前,6个分厂均已上线运行该系统。“安装上这个‘智慧大脑’后,不仅可精准控制生产环节所需的各项工艺参数,实现生产管控全面自动化,同时和我们进行联网的客户也能实时查看产品的生产全过程,数字化让信息实现了互通,提升整条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靠性。”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管理科科长冯高喜说。依托信息化建设,晨光电缆生产计划完成率从2017年的86%,提高到如今的98%,在提高生产管理效益的同时,生产质量效益也得到了质的提升,真正实现降本增效。今年1至4月,晨光电缆实现产值6.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
从“制造”向“智造”转变,晨光电缆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如今,晨光电缆的智能研发系统也初具雏形,其中的智能设计平台已进入测试阶段,预计今年6月份就能投入使用。“借助智能化,只要将数据输入进去,就会立刻展现出3D数据模型,除了能直观地看到产品的成品效果,实现个性化定制,设计时间也从原先的半个月缩减到了8天,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设计速度。”冯高喜说。生产、研发、营销,晨光电缆的每一步“先行棋”都走得蹄疾步稳,接下去,针对用户管理情况,晨光电缆的智能营销系统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预计明年就能投入使用。如今,借着互联网的大平台,一张智能研发系统、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智能营销系统“三中心一平台”的宏伟蓝图正在由晨光电缆绘就。
【蹲点札记】数字化是决定未来胜负的重要抓手,抓住了数字化就等于抓住了机遇。作为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能在一次次产业变革浪潮中勇立潮头,就是缘于晨光电缆踏浪前行,跟上了时代节拍,乘上了数字化改革的快车,最终一步步实现了发展的“蝶变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