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现在早上上班时间村委会就有人在了,办事不用特地请假,邻里之间有纠纷也随时可以协调。”说起最近村里变化,秦沙村村民黄月华竖起了大拇指。让黄月华交口称赞的“变化”,正是源自于新仓镇创新实行的“十大机制”。
为更好地履职为民,从源头上化解矛盾,新仓镇“打破常规”,着力解决村社区上班时村民都已上班,村社区下班时村民还未到家的“窘境”,建立了错时上班制度,各村社区每日安排干部提早上班、晚上值班,让村民能在上班前把事情办掉、下班后找得到干部,用干部的能动性、灵活性有效解决村民上班和办事时间冲突问题。“我们村委会每天上午7点多就有村干部值班,村民有需要咨询办理的事随时都可以过来。”秦沙村村民委员会委员陈欢说,晚上下班后村里的“灯”也不会熄灭,值班村干部会利用晚上值班时间,主动上门走访,了解掌握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
为了查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新仓镇坚持让干部扎根网格,靠前服务群众,定期下网格开展网格排查,变“群众上访跑”为“党员干部主动跑”。肖惠英是秦沙村的一名微网格长,所在网格内的30多户村民户都是她的“老朋友”了,“我平时有空就去他们家里,听听他们的想法,也把村里、镇里一些新的情况介绍给他们听。”肖惠英说,“十大机制”中村民感受最深的就是村里村干部上班时间提前了,下班时间推迟了,村民有问题随时可以来村里寻找“安全感”。据悉,新仓镇将11个村社区划分为47个网格、707个微网格,100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深入网格开展政策宣讲、矛盾纠纷排查、协调联络等服务,让群众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协调解决,把矛盾消灭在基层。
近年来,新仓镇建立健全多元化解为民服务机制,创新“十大机制”,让群众办事无需等、矛盾化解向前靠,以实际行动践行“枫桥经验”,以务实作风展现为民服务,实现了上下联动、干群一心、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局面。“十大机制”中除了错时上班与网格服务掌民情外,新仓镇还通过每周一的晨会抓统筹、每天晚上8点各村社区与镇值班组干部采用视频连线的方式,对工作内容进行总结,对矛盾处理方法进行研讨。同时,新仓镇还通过“三张报表”与“一份通报”的形式,及时处理好群众的信访工作。接访是信访工作的第一关口,新仓镇固定每周二为领导接访日;在信访积案、重点矛盾纠纷处理上,实行党政领导包案调处制度,将信访案件办实办清楚;对重大疑难维稳大事上新仓镇每个季度开展一次集中会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新仓镇还聘请了法律顾问,通过发挥律师“第三方”中立的独特优势,为信访工作提供专业性指导。
“建立健全‘十大机制’,能及时解决群众遇到的难题,也能快速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新仓镇社会治理办主任沈红良说,他们会发挥好“十大机制”服务群众、为民解忧的功效,积极打造“无积案镇”,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记 者 林旭东
通讯员 倪聪耕 郑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