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党委以小微权力清单为抓手,规范权力运行,全力打造“党风正、行风清、院风新、服务好”的清廉医院,提升医共体治理水平,相关做法在4月8日召开的全省清廉医院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
“五步法”制定清单
对标上级要求。对标省委、市委对清廉医院的要求、医共体“三定”方案要求、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新要求和省市上级巡查反馈问题清单,将其分解为3大类15个方面,实现医共体内“进一家门、成一家人、同一标准、干一家事”目标,达到“1+1>2”的效果。
全面调查排查。结合自身实际,刀刃向内,召开集中排查工作推进会,重点聚焦院务党务、服务患者、基建采购、选人用人、职称评定等权力事项,将业务范围内涉及的小微权力清单化、具体化,确保不留死角,共上报121条。
深入研判分析。坚持问题导向,对照清单,分析查找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的普遍性问题,形成了医用耗材、试剂及抗生素使用、收费、检查、用药等诊疗行为8张负面清单。
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搜集到的群众最关心、干部最易出问题的108个潜在廉洁风险点,绘制出25张“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通过网站、OA系统向全体职工征集小微权力清单意见建议,搜集建设性意见建议63条。
分级审核确定。坚持“效率优先”和“谁的问题谁解决”,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经专班审核,党支部(科室)层面的问题由基层一线直接解决,涉及到医院层面的和梳理出的6张负面清单,由党委确定。
“三维度”用好清单
纳入议事清单。将小微权力清单纳入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和职代会议事决策事项清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研究部署、抓好落实。举办医院中层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培训班3期,明确其职责范围和权力界限,保证基层科室干有能力、做有方向。
纳入考核体系。开展清廉科室评选活动,依照清单标准制定职工“廉洁体检单”, 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支部堡垒指数、党员先锋指数、科室负责人任期内考核定档、职工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
领办攻坚项目。把梳理出的问题由党委委员分工领办攻坚,启动项目化管理程序,以清单量化的形式,框定各项目的牵头领导、责任科室、决策流程和工作举措,全面落实“四责协同”,建立评估机制,并取得实效。如全院辅助用药同比下降95.19%,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32.21%,耗材精细化管理共节约耗材成本约400万元。
“四路径”强化监管
深化网格化监督。实行二级网格管理,建立14个两级网格,将选聘的特邀监察员从原先的11个增加至31个。两年来,累计监督事项93件,提出工作建议43条,发现、纠正问题8个。
全面组织“微巡查”。由医共体党委领导对成员单位党组织开展“微巡查”,按照照单履职、提醒谈话、线索处置“三单管理”,目前已“微巡查”3家分院,查摆整改就医各环节问题101个,已全部完成整改。
严格执行内审制度。建立完善医共体内干部离任、基建项目和单位年度三个方面的内审制度,发现11项财务支出不合理事项,并完成整改。
开展廉政查房。组成“廉政查房”工作组,不定期深入临床一线及重点风险科室开展“廉政查房”活动,对照小微权力清单开展督导。两年来主动上交红包28笔、涉及金额41200元,对4名职工诫勉谈话或扣除奖金。
不弃微小,方成善政。接下来,医共体党委将继续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进一步完善小微权力清单,推动清廉医院建设再上新台阶。
■通讯员 高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