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接种新冠疫苗了吗?”这是近期平湖市民朋友间见面时常听到的一句新问候语。疫苗接种是防止感染、阻断疫情传播的有效手段,今年3月底,我市全面启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眼下正在有序推进中。记者日前从市卫生健康局了解到,截至4月27日24时,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14839剂次,其中重点人群接种19056剂次,覆盖97848人。
“新冠疫苗是战胜疫情最经济最有效最有力的武器,接种疫苗的人越多,我们才能更快更有效地构筑起群体免疫的坚固防线,才能起到保护个人、家人和整个社会的作用。”市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俞鑫岗说。
按照“应接尽接”原则,市卫生健康局织紧织密“责任网”“服务网”“保障网”,高质高效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织密“责任网”,突出重点稳步落实
“我们天天跑在外面送件,接触的人多,打了疫苗能让自己和他人都放心。”“平常比较忙,想要接种都没有时间过来,这次公司统一组织的,给我们省去了不少烦恼。”日前,平湖市中通快递有限公司的50名“快递小哥”在公司的统一组织下,搭乘大巴前往市体育馆新冠疫苗方舱临时接种点,完成了新冠疫苗第一针的接种。
“快递从业人员由于工作流动性强、接触人员复杂,是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市疾控中心主任宋长育介绍说,不仅是快递人员,从去年10月15日开展首针新冠疫苗接种以来,我市突出重点人群摸底及宣传引导工作。尤其是今年以来,强化对冷链从业人员、医疗卫生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高等院校学生与教职工、大型商超服务人员,以及保障社会运行的交通、物流、福利机构相关人员等的动员,加快重点人群“应接尽接”节奏。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接种率已达98.85%。
在扎实推进重点人群接种疫苗的同时,我市还制订了《平湖市全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有序推动全人群接种,建立全员免疫屏障。在具体工作中,我市成立了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工作专班,层层压实责任;建立疫苗供应保障和疫苗全链条安全监管机制、接种服务和医疗救治保障制度等,理顺安全接种流程;通过三级联动多平台多渠道宣传普及新冠疫苗知识,提高群众知晓率、安全感和接种意识。
织密“服务网”,因地制宜扩面提速
随着疫苗接种规模的扩大,如何满足大规模人群接种需求,安全有序、合理规范推进疫苗接种工作?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市卫生健康局迅速反应,在综合评估现有预防接种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充分考量疫苗接种需求、现有服务区域承载能力,挖潜扩容、因地制宜,增设市级方舱式临时接种点1个、市级医疗机构临时接种点1个,同时在6个镇街道分别设立方舱式临时接种点,并设置78个接种单元、117个预检登记处,有效提高了接种服务效率。目前,全市日接种能力可达12000剂,高效推动了疫苗接种扩面提速。“不用跑到平湖市区,在自己镇上就能接种,接种流程也不复杂,很方便。”家住新仓镇中华村的陆大叔最近在新仓镇中心卫生院方舱临时接种点(新仓镇综合文化站)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针新冠疫苗接种,对于家门口的接种服务,他感到非常贴心、暖心。
临时接种点的增加对于疫苗管理、冷链管理、信息系统规范等具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时刻紧绷安全弦,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抓好临时接种点疫苗储存和接种各环节的规范管理,安全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应快尽快’,严密筑牢全民免疫屏障。”宋长育说。
织密“保障网”,科学把控高效推进
领取接种告知单、健康询问、预检登记、接种室接种、留观30分钟……在新埭镇方舱临时接种点(泖水文化礼堂),每一位前来接种的市民都要严格按照这一流程进行疫苗接种。“工作人员会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是否患有疾病等问题,同时也会耐心回答我们提出的疑问。”当地居民王丽娟说,“打完第一针,感觉之前的顾虑都是多余的,临时方舱的安全工作很到位,确实应该早点来打,也能早点免疫。”
为高标准保障接种安全,我市从一个“细”字入手,做好把控文章。一方面,细化岗前培训,在统筹好调配人员的基础上及时开展接种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含疫苗储存运输、预防接种规范、疫苗接种流程、不良反应监测等,为接种工作规范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另一方面,细致指导督查,派驻疾控专员蹲点驻守市级方舱式临时接种点,加强对全市各接种点的指导督查,切实保障零差错、高质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此外,专门选派高年资医师组成医疗救治保障队伍,对接种异常反应及时识别、快速处置,并畅通医疗救治“绿色通道”,为接种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同时,全市各方舱接种点还组建了秩序维护、安保、医废处置、系统维护等队伍,做好后方支援守护。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下非常之功、尽非常之责,提速疫苗接种进程,实现“应接尽接”,坚决巩固拓展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俞鑫岗这样表示。
■记者 汤智娟 通讯员 赵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