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专版

我市以系统思维构建基财管理新格局

精准施策财力下沉 健全机制强基固本 数字赋能提升实效

我市不断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以系统思维构建基财管理新格局,取得显著成效。

精准施策、财力下沉,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构建。基本形成“划分收支范围、核定收支基数、增收分成、专项激励”的财政管理体制,下沉财力,建立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促进工业发展奖补等五项激励机制。一是培育新增长极。重点培育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独山港经济开发区两个经济增长点,安排试点建设资金(3.32亿元)推动平台升级,激发镇域发展内生动力。乡镇可用财力占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4.2%,重点培育区域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从“十二五”末的9.83亿元、3.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4.8亿元、4.3亿元。二是支持农开区建设。出台针对我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包括体制分成、市对乡镇生态保护补偿专项、企业贴息补助以及绩效奖励等总额2亿元的财政扶持激励政策,确保市、镇街道两级经济共同发展。农业经济开发区招引世界领先、国内一流、国际合作的高端农业项目33个,总投资39.6亿元,实现亩均产值15万元、亩均利润8万元的良好效益,构建了区镇合一架构设置的“广陈模式”。

健全机制、强基固本,基层财政建设更为规范。全市各镇街道于2018年年底前全部获得省级规范化财政所称号。一是体制机制建设更为完善。市级层面出台镇街道岗位设置、拨付管理、资金监管、对镇街道财政转移支付等一系列办法,建立公款竞争性存放定期检查和往来款对账机制;乡镇层面制定内部控制手册,进一步完善关键岗位轮岗、岗位专项审计机制、不相容岗位设计,明确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与绩效、公开、收支管理、采购、国有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等流程,实现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全领域监管。二是考核激励更见绩效。开展绩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由市财政委托第三方对乡镇政府整体运行综合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同时将考核结果与农口资金分配相结合。三是多方监管更显合力。建立纪检、审计、乡镇财办业务骨干、业务科室骨干联合检查机制,开展抽查巡查、交叉检查,以查促改,规范提升;增加村级财务监管参与度,积极参与村级“三资”管理检查与“清廉村居”比拼活动;建立基层财政管理交流群,确保各业务科室所有文件与补助信息直达基层财政。四是市、镇两级交流更为通畅。参与辖区内财政办主任、预算总会计的任免和移交工作;陆续将市财政局优秀骨干向镇街道推荐。在充分征求培训需求的基础上,由局内和部门、乡镇业务骨干共同组成讲师队伍,代替以往单一的“高等院校+交叉观摩”培训方式,增强业务培训实效性。

数字赋能、提升实效,整体智治水平持续提升。一是资金使用更加透明。推进全部镇街道预算编制、集中支付及会计核算三大平台和电子支付全覆盖,实现基层财政国库业务安全高效和规范管理。二是补贴发放更为迅捷。按照省财政厅应纳尽纳要求,进一步拓展“乡镇公共服务平台+一卡通”平台项目,去年平台发放项目共101个,累计发放2.8万人次,发放金额2.37亿元,比上年度发放人次和金额均翻一番,发放时间从原有的一周提速到3天内完成。三是财政管理更显智治。实现内控信息化建设全覆盖,修改完善制度近40个,制定流程规程120多条,实现从决策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监督、绩效评价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审批时间从原有的一星期提速至1-3天内完成,基层工作效能大幅提升,基本构建了与镇域政府治理现代化相匹配的数字乡财格局。

2021-04-23 精准施策财力下沉 健全机制强基固本 数字赋能提升实效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12189.html 1 3 我市以系统思维构建基财管理新格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