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流动驻站:政协委员履职“新窗口”

本报讯 “我们曹桥村是中心村,如今村里建设得越来越好,但是基础建设的增加,也加重了村集体经济的负担。如今村集体经济的增长十分迫切,希望上级部门能够给予良策,帮助村里增收。”“曹桥村是曹桥集镇的所在地,村集体的发展一直都在谋划中。接下来,曹桥街道将有集体经济项目,各村社区都会参与进来,促进集体增收。”村里的党员群众提出发展“痛点”,街道现场给予方案思路,市政协第一界别组的委员们带着问题回去,督促解决。这是近日发生在曹桥村西窑浜党员先锋站的一幕。

原来,前段时间,市政协第一界别活动组开启流动驻站接待模式,第一站就走进了曹桥村西窑浜党员先锋站,开展中共委组流动先锋站——曹桥站驻站接待暨“请你来协商”微网格里微协商“红领专场”活动。来自曹桥村的党员、村民骨干代表与政协第一委组的委员们齐聚一堂,村部位置偏僻不够便利,住房改善措施是否能够进一步完善,村民的思想观念如何有效转变。针对他们关注的热点难点话题,现场提问,谋求解决。

除了针对当前重点反映的民生事项,此次活动也结合“一肩挑”后村社运行情况进行了探讨。“此次换届后,村里书记、主任‘一肩挑’,明显感觉到来自村民的电话更多了。同时村里的各项事务、会议增多,下村的时间减少了。”“村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了,但是工作不能‘一力抗’,村班子成员都要实施分工合作,加强与农户的沟通协调。”现场,党员代表们不光提出问题,同时也集思广益,为目前存在的发展难题建言献策。

一场活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将村里的问题“曝光”了出来,也为下一步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思路,让在场的政协委员更好地了解基层想法,解读群众需求。这是市政协第一界别活动组委员履职的又一次创新。去年5月,市政协第一界别活动组与当湖街道委员小组、第二界别活动组签订了结对联系协议书,开启了全新的结对履职新模式。通过开展结对活动,委员之间开展履职交流,增强共同思想政治认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委员整体素质,每月25日更是共同开展驻站接待,并对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做好登记、办理和反馈。而今年,在原有的基础上,活动组将驻站接待的模式进行了改革,将原来的驻站接待地点搬到了田间地头。

“这是我们的第一场流动驻站活动,接下来,我们将前往各个镇街道,开展流动式的驻站接待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的驻站接待活动中,了解更广泛的群众需求,也能更好地集思广益。”市政协第一界别活动组组长何小云说,中共委组的委员全部是党员,而且基本都是在各个机关部门任职,对一些相关的政策都比较了解,开展流动式的驻站接待能够更好地加强基层政协界别建设、拓展委员履职平台,在履职中更好地贡献中共党员和中共委组的力量。

■记者 居丹荔

2021-04-22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11720.html 1 3 流动驻站:政协委员履职“新窗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