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磨子桥“百人坑”遗址 衙前革命纪念馆

见证浴血奋战的岁月

磨子桥“百人坑”遗址位于独山港镇衙前村衙前小集镇西北500米处,当地地名为磨子桥,现为平湖市文物保护单位、平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41年6月4日,侵华日军小队长左藤荣郎偕翻译计銮苍率兵25人,在廊下镇磨子桥关(今属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遭到抗日将士的袭击,日军毙命21人,另有4人逃回。6月6日(农历五月十二日)辰时,侵华日军大队副松田角荣和中队长坂田平郎偕翻译诸葛三官,带领60余名日军,翻译把衙前西北侧的磨子桥当成廊下的磨子桥关,对衙前周围百姓进行屠杀,制造了灭绝人寰的“百人坑”惨案。在这次惨案中,罹难人员共136人,其中年龄最小的钱保根16岁,最大的马昌荣71岁。

200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全塘镇(现属独山港镇)人民政府圈地3亩,种上松柏136棵,在原址用水泥修建一座直径7.5米、高0.8米的圆形坟茔,坟茔东南立花岗岩说明碑。碑上镌刻“一九四一年六月六日晚,侵华日军将从全公亭、白沙湾至衙前一带抓获的无辜百姓绑解到这里,先让百姓自己挖坑,随后用刺刀刺,枪托砸,惨无人道地活埋坑杀了136人,史称‘百人坑’”。2018年,独山港镇在磨子桥“百人坑”遗址增设3面大型浮雕景墙,上面刻有遇难者的姓名。

磨子桥“百人坑”遗址不远处是衙前革命纪念馆,位于独山港镇衙前村部北侧。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衙前人朱轶凡在中共金山独立支部书记李一谔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平湖境内发展的第一位共产党员。1928年2月,中共金山独立支部扩建为浦南区委;同年10月,浦南区委扩建为金山县委。因消息走漏,遭到国民党军警搜捕。为保存革命力量,组织上决定将县委机关转移到平湖衙前镇东南的一个小镇——转角湾,并将活动扩展到平湖东乡的衙前、新仓、三叉河、白沙湾等地。据党史部门研究了解,当时平湖东部地区参加地下党活动人员共64名,其中有历史资料可稽或有党员一人以上能证明入党的有22人,建有5个党小组,颜书绅是平湖转角湾地方党组织的负责人。

衙前革命纪念馆由展示厅、先锋站、红岩工作室三部分组成。展示厅对平湖革命的发展史和李一谔、朱轶凡、颜书绅等共产党员的生平事迹进行集中宣传展示。先锋站是党员开展日常学习的活动阵地,红岩工作室主要开展党员“传”“帮”“带”活动。

■记 者 黄金凤

通讯员 李文嫣

摄 影 王 强

2021-04-19 磨子桥“百人坑”遗址 衙前革命纪念馆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110534.html 1 3 见证浴血奋战的岁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