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佳英 通讯员 徐冰艳 陈明远
本报讯 “桂花开得香喷喷,枝头喜鹊闹盈盈。钟埭来了一队兵,浩浩荡荡真精神,真精神……”近日,根据新四军北撤路过钟埭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钹子书情景剧《钟埭来了新四军》在钟埭樱花节上首演,再现了新四军亲民、清廉的优良作风。
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本土红色资源。位于钟埭集镇的新四军北撤司令部旧址是钟埭街道的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45年10月,新四军浙东纵队五支队和独立二旅北撤途经钟埭时,浙东纵队司令员何克希、副司令员张俊升曾在原彭氏老宅,也就是现在的新四军北撤司令部商议北撤事宜。当时,部队官兵亲民、清廉的作风,成为一段佳话,流传至今。
如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让更多人主动加入到党史学习教育中?钟埭街道综合文化站挖掘本土资源,将新四军北撤途经钟埭的故事搬上了舞台,创作了《钟埭来了新四军》这一文艺作品,融合了钹子书和情景剧两种表演模式。其中,钹子书部分由钹子书爱好者张良华、宋卫华进行说唱;情景剧则由“百姓名嘴”徐鲍培结合当时历史,进行剧本创作,并由钟埭本土退役军人进行演出。接下来,钟埭街道综合文化站还将对该作品进行打磨,并进行公演,让更多人了解本土的红色故事,汲取更大的精神力量,为平湖经开再上新台阶积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