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黄金凤
通讯员 袁秋霞
本报讯 3月31日,当湖街道18个村经济合作社的农村集体数字管理化体系全部上线生产,这标志着当湖街道农村集体经济数字化管理改革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农村集体经济数字化管理系统是以智慧平台全面探索乡村治理数字化的改革,在原有账务处理系统基础上,增加在线审批、银企直联、预警监督、大数据分析等模块,借用科技手段,扎紧村集体“钱袋子”。此外,村级财务收支审批业务全程纳入其中,实现数字化审批监管,各级审批人员可随时随地完成在线审批,让审批更快、信息更畅、底数更清。
农村集体经济数字化管理体系的运用是乡村治理数字化赋能的重要环节,上级业务部门和街道高度重视。作为全市首个试点单位,当湖街道将标准引领作为改革重点,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统一,强化业务集成、数源唯一,增强系统内部关联性,深入推进数字化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全力打造乡村数字化治理“当湖样板”。
当湖街道早在2017年就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三级责任体系,为这项数字化管理系统改革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完善驻村代理制度,坚持监管服务下沉。每村下派1名驻村代理会计,街道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服务下沉到村。推进网上审核平台,优化集体资金“非现金”结算。配备“双卡”“双机”,实现村级财务收支审批业务全程数字化监管。创立项目在线管理系统,提升工程审批效率。各村通过PC端或手机APP对1万元以上的村级工程项目实行网上立项审批。
“我们还根据实际情况和操作流程,适时组织各类业务培训,让全体干部进一步掌握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学懂悟通,确保省级系统规定的动作接得住,接得好,推动农村数字化改革工作。”当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符勤华说。
当湖街道农村集体经济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后期建设中还将实现一系列功能,比如:在“三资”阳光公开子平台,将村务信息从线下的村务公开栏搬到手机线上的“云平台”,村民动动手指就能实时查询本村的“三资”状况;在预警子平台,对各类廉政风险进行实时预警,实时监督;在大数据分析子平台,有关部门定期对纳入平台监管的数据进行筛查,“一键”分析农村“三资”收支情况、资金变动情况、资产利用情况,“一图”直观各村资产财务的运行质量、风险状况、预警处置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使“三资”管理情况一览无余,进一步提升当湖街道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辨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