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地绿,水清景美,是人民群众的美好向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环境整治工程为抓手,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嘉兴”建设。
聚焦污染防治,深化“综合查一次”机制。针对餐饮油烟污染、污水乱排、餐厨垃圾乱倾倒等问题,率先探索餐饮业“综合查一次”专项执法,开展餐饮领域全部门、全流程、全环节闭环检查,开展综合“体检”,实现主城区和镇街道全覆盖,促进餐饮业持续健康发展。对建筑垃圾进行“全链条”严格管理,实行建筑施工领域“综合查一次”。各镇街道建立建筑垃圾处置供需信息平台,信息共享给全市建筑垃圾核准企业。联合建设、交通运输、公安(交警)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和月度考核,去年以来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40余次,出动人员533人次,检查车辆1200余辆次,建筑垃圾一般程序立案271起。
聚焦垃圾处理,打造“邻避项目”标杆。抓紧抓实生态能源项目规划、选址公示、开工建设、投产运营等各个环节。历时20个月进行工程建设,于去年8月28日上午成功点火运行,9月26日正式投产并网发电。建成后既能补足生活垃圾处理短板,又能进一步释放红利,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多赢。
聚焦垃圾分类,首创“CJ-3122”模式。完成7个老旧转运站提升改造,提升老旧转运站功能,提高分类收运能力,建制镇垃圾转运站实现全覆盖。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作业监管,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专车专运,严防污水滴漏。独创城镇居民小区分类投放清运“CJ-3122”建设管理模式,《“CJ-3122”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站建设和运行地方标准规范》作为浙江省首个地方标准发布,小区环境明显改善。
聚焦环卫保洁,提升“精细智慧化”水平。不断强化专业化管理,城市道路保洁质量显著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逐年上升,机扫率已提高到81.86%。对城区154个小区、169个机关事业单位、4个农贸市场实施“桶换桶”分类收集,深入做好城区52条道路4332家沿街商铺的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主城区餐厨垃圾纳入收运的单位有750家,签约率100%。启动生活垃圾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过程监管。
■通讯员 林 冬